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孵化生态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讨论分析企业孵化生态,有助于解决当前可持续创业中的问题。目前企业孵化生态建设主要有科技研究、市场开发和商业应用三大部分。这些企业孵化生态组成部分不仅使企业孵化的功能逐渐完善,在网络平台上也已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开发和商业应用已经汇聚了人财物的产供销价值链,逐渐向多元化、多模式、多机制的发展方向过度,为打造出全过程、多层次、立体化的企业孵化生态系统提供建设性方案。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business incubation ec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system, which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At presen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incub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market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These ecological components of business incubation not only make the function of business incubation gradually perfect, but also have the ba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Market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have converged the production, supply and marketing value chai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property,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iversification, multi-mode and multi-mechanism, providing constructive solutions for creating a whole-process, multi-level and three-dimens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ecosystem.
  【关键词】企业孵化;生态建设;大数据
  【Keywords】business incub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ig dat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044-02
  1 企业孵化的生态内涵
  企业孵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从入驻到企业加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就称为是企业孵化。企业孵化作为一个载体存在,是各类异质化创新主体加入企业孵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企业孵化具有区域性、生态性等特征,但是由于企业孵化是异质性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因此,要遵循生态系统本质规律,才能够为企业在孵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企业孵化的主要分为网络孵化和生态孵化两个阶段。在研究相关创业环境时,要以生态学的角度作为孵化理论的突破口。就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朱迪在《弥合创新鸿沟:在全球经济中再点燃创造星火》中强调了企业孵化过程中与其他生态栖息者共存的必要性。因此,企业孵化的过程更多的是遵循非线性的创新规律。
  2 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孵化生态建设
  就企业孵化现状而言,“举国体制”的创业扶持并不能使企业孵化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状态。在当前市场进化的进程中,仍然需要较多的新兴力量来加深产业孵化的进程。但在现有的产业孵化的生态闭环中,各个异质化产业对生态系统的诉求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回应,而单一的或是较少的创新企业并不能直接担负得起产业孵化生态建设的重任。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期,企业孵化的生态系统建设着力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提高产业孵化率、如何实现产业可持续增长、如何提升产业孵化效益等。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考察产业孵化的相关问题,才能够完善产业孵化的生态建设。
  2.1 将孕育创业的生态系统进行分层结构
  产业孵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以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基础的生态建设中,实现产业孵化与生态建设共同演进是当前产业孵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就目前我国的产业孵化率而言,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7~8年,相比较于欧美等国的企业存活率相去甚远。一方面,我国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生命周期较短,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或者说,中国企业始终处于“长不大”的环境中,导致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弱。由于诸多的社会因素,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同时,与之配套的企业孵化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层级配套都不能够满足企业孵化的要求,导致目前很难实现企业孵化的“丛林现象”,更无法充分加入国际竞争中去。另一方面,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周期不断缩短,在产品创新方面,创新意识的缺乏和创新产品呈碎片化分布,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企业收益较低,技术创新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无法紧跟市场的步伐,这也造成了企业孵化速度缓慢和“长不大”。   将产业孕育结构分层化,不仅仅是指将产业内部的生态建设系统分层,同时包括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适应性。因此,我们在产业孵化过程中,不能将产业孵化生态建设、产业结构链、产业环境等因素分开来,而是将其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企业想要在新的生态环境下破茧而出,仅仅依靠产业孵化链中的资源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企业主动地去结合外部要素,优化生态系统。
  2.2 企业孵化离散资源的流动迫切需要破除跨层协同的生态屏障
  就当前企业孵化而言,由于企业孵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孵化器对资源集成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能否孵化成功的决定因素[1]。一方面,由于创业资源分散于不同的部门,例如,在科研院就拥有大量的科技专利,但是在创新方面却稍显不足,但是在孵化企业方面,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能力,但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又缺乏动力,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在孵化中处于较为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无论是启动资金还是可流动资金量都比较紧张,对于投资人而言,当前的个人投资方式并没有很好地普及,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产生了较大的问题。最后是在相关政策方面,由于相关条例和要求内容较多,中小企业和政府之间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协同作用,在双方的合作中,甚至会出现相悖的系统问题,从而导致生态建设降低。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想要加快孵化期的发展速度,首先要规避相悖的系统问题,充分挖掘产业孵化器的正向潜力。
  ①破除企业孵化资源流动屏障,实现创新资源的融合,是企业发展孵化的第一步。企业孵化科技园的建设为企业发展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形的物质载体,但同时也仅仅只能作为企业孵化的物理空间而存在,并不能真正实现企业孵化之间的产业协同。这就要求各个企业之间,加强产业联系,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
  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供给。企业在孵化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市场走向,通过拉动市场需求机制吸引更多的创新主体加入孵化阵营。
  ③构建新型收益分享机制。传统的收益分享机制只能够进行单一功能的考核,对于当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企业孵化帮助不太。因此,孵化园中的各个企业需要将有效的科技成果和市场收益衔接起来,充分把握市场收益的主体地位。对企业内部而言,完善各个部门的扶持机制,严格把握创新产品的品质监管,尊重知识产权,在基于良好的创新氛围之上进行有序的竞争活动[2]。
  2.3 企业孵化生态系统的长效治理迫切需要生态化集成方案的指导
  企业孵化的生态建设需要市场化主体的创新分工合作。一方面,企业创新资源沉寂,创新主体的存活率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因为,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是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就企业孵化的生态建设而言,要始终围绕着企业的创新主体进行匹配治理。想要加强生态建设和企业孵化创新之间的协作关系。首先要回答以下4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个体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二是如何平衡孵化种群中,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建设的繁荣;三是目前生态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即科技和产业始终处于2个极端的问题,如何能够在生态建设中将產业和科技进行有效融合;四是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中,孵化企业要如何根据不同的网络组态实现动态匹配,从而提高网络效率。这4个连锁问题不仅能够清晰地指出当前产业孵化过程中的生态建设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完成孵化实践。
  3 结论
  企业孵化的生态建设中,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各个孵化企业要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来聚集自身优势,从而持续提高市场份额,在孵化园的生态建设中,合理进行资源要素分配,从而保证自身和企业孵化园的生态建设都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芳.高技术企业成长生态系统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2】汤少梁.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33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