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导向下的情境教学在高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职教育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任务导向下的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任务,设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情境中学。知识信息是可以短时间内获得,但是能力的提高要通过比知识的获取要花更长时间的实践过程。管理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所以,通过设立真实的管理情景,让学生模拟管理行为,才能夠理解管理的实质。高职《管理学》课程首先要创设真实的管理情景,使学生在任务导向下的情景实践中模拟管理的行为,把握管理的实质。
关键词:任务导向;情景教学;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1
一、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1教学方法缺少创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注入式的授课方式,以自我为主体,虽然多媒体课件代替了粉笔黑板,但是教学方法并未发生改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失去听课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与知识的吸收,课堂变成了学生睡觉、玩手机和聊天的场所。
1.2教学对象研究不够。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高职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高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对职业发展规划目标迷茫,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学习动力、积极性不高,目的不明确,学生存在的这些情况对教学效果造成了直接影响。学情研究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1.3教学内容把握不透。有些高职教师直接是从本科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企业岗位需求了解不够,对课程内容没有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去梳理,照本宣科,也有年轻教师面对庞大的同质型的教材群体,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不做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脱离了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理论现状分析
2.1国外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分析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用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找规律,“有意义学习”的思想是由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通过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主动积极发现新知识,接受新知识。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为培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而提出了微格教学法。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教师对所教知识的驾驭能力。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提出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新技术创建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等构建新知识。20世纪80代年开始,德国职业教育专家通过行动导向,针对课堂教学展开研究。
2.2国内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多名学者开始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命课堂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叶澜教授是倡导“新基础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生命课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改革教材教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著名教学论专家裴娣娜教授提出了教学实践和主体性问题。教学实践是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以贴近实践,提出情景教学法是我国教育专家魏书生在教改实践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已成为各级学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实践方法之一。
二、基于任务导向下的情境教学在高职管理课程中的改革思路
1.课堂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课堂教学目标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达到培养学生的三大目标,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管理学》这门课程为例,知识目标就是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主体、属性。而能力目标就是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团队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有正确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达到我们对其素质目标的要求。只有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达到上述三个目标的要求,才能完成职业教育对课程的总目标。
2.教学内容的重组
针对管理学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但没有突出重点的实际问题,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实用、适用的原则。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删减那些对高职学生适用性不强、或管理方法要求比较高的内容,比如线性规划,排队论等。当然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增加实践内容的比例。
二是职业化原则。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岗位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将岗位和课程融通,企业人才目标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融通,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内容、重点和难点。
三是适量、适度的原则。在内容选取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既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力不能及,又出现内容简单重复,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校企合作的成果,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分析,仿真教学模拟,情景设计和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某些已有项目,增加学生对企业现实情况的了解,提高他们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很多,比如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结合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本项目《管理学》课程的改革重点探索任务导向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4.课堂教学考核评价改革
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策划能力和综合素质,采取平时课堂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过程性考核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而增加能体现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促使学生增加平时的课程学习投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的成绩考核可以采取“2/5/3”评价方法:第一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第二项占50%,是对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包括从团队组建、计划制定、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与控制和与人沟通等,考核学生的动脑(创意)动脚(调查)、動嘴(表达)、动手(方案),由课程教师与校企共建课程的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成绩,学生可以通过项目建议书和PPT展示汇报;第三项占30%,是对理论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期末试卷的得分,试卷应建立类型多元化的题库,淡化纯粹的概念性问题,注重应用、创意、模拟类型题目和案例分析的考核。从以上可以看出,过程性考核占70%以上,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大大超过了理论考核。
三、任务导向下的情境教学在高职管理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1.基于工作过程创设情境任务,为学生认知铺路搭桥
通过项目驱动的工作过程,为学生设计任务导向下的情景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对亲自参加过的活动,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做中学、学中做,这种生活化的全真与仿真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养成尤为重要。
如在《管理学》课程中《计划》这一章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主体,任务驱动”的原则,设计出一份职业仿真度高的情境任务,例如校内超市开业计划书的编写,通过超市开业所具备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去设计归纳,比如如何前期准备、人员分工、活动策划等,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对管理学中计划这个职能知识点有个系统地掌握和运用。
在教学程序上,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情境引入(任务导向)——任务分解——学习确定(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在教学程序上,老师的角色发生着变化,由讲台的表演者,变成了编剧,导演和观众。学生变成了情景的主角,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导者。
2.基于过程考核构建评价系统,为教学实施增添动力
2.1告别纸质考试,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导向下的情景设计过程作为评价标准,也可以通过完成项目成果或过程情况形成评价。
2.2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通过量化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分项和失分项,引导学生判断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3创新评价标准,以任务导向下的学生完成整个过程表现作为考察重点,量化考核指标,结合知识运用能力,团队项目成果业绩作为考察重点,综合地评价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整个效果。
结语
管理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侧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导向下的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分析,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互动性好、体验深刻、情境逼真、启发性强等特点,强调师生互动、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增强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铺垫专业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如何面对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打下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荣鹏飞.情景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11):154-155.
[2]刘欣.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科学导报,2015(12):9-9.
[3]冯国华,胡勇兵.情景教学法在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知识经济,2016(24):175-177.
[4]杨志华.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出镜报道”课程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8(9):163-164.
[5]臧伟.情景体验式沙盘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4):159-1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97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