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源德育反思,优化德育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此话虽然通俗但是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其进行品德教育不但对其自身一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往往也间接对全社会品德有着影射作用。幼儿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通过对幼儿园品德教育存在的误区进行反思,进行调整,找出更合适的改进方式才能优化德育效果,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促进幼儿的人格涵养,使幼儿真正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1
  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幼儿园的德育是幼儿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教师应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渗透道德行为教育,走出幼儿园德育中的误区,找出优化德育的对策,使良好的行为犹如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深入幼儿心田。
  一、走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误区
  1.忽略体验,重说教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认识的起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的契合点都在“小事”上,一味地以大道理、大视野灌输道德教育往往欲速不达。如在幼儿园普遍会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幼儿要懂得谦让,但是孩子常常会说:“我家没有弟弟,妈妈说,我就是心肝宝贝小弟弟。”被孩子送出去的大梨,在大人手中轮流“谦让”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心肝宝贝小弟弟手上,几十年里一直惯用古代的故事灌输大道理,反而忽略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不能让幼儿有切身体会,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避免说教,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呈现“感受——认识——情感——行为——认识”的模式,才能内化道德认知,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忽视小事,重指责
  幼儿园中常常有“争抢”“打着玩”“是他先弄的”“我只是很喜欢”等看似细小的琐事,却隐藏着很好的教育契机,但教师意识不够高,往往忽略了小事背后折射的道德行为问题,这不但会让幼儿的内心产生侥幸的心理,以至于长久以后便会成为一种不好的道德行为。如午餐时出現这样一幕:今天吃的是红烧肉,小A一边吃瘦肉,一边用另一只手将餐盘里的小肥肉悄悄地放进旁边小伙伴的餐盘里。教师往往在进餐指导中注重不挑食,不大声讲话,却忽视了如上所说的小细节。就是小朋友常挂在嘴边的“我不喜欢吃这个”,造成了将不喜欢吃的食物悄悄扔到桌底,然后用脚踢到别的小伙伴桌边或放入他人餐盘中,教师常常只是“好好吃饭,不要玩了,吃饭动作太慢了”这样的指责,将这事一笔带过,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滋生自私推卸责任的品德问题。如果教师对这样的小事情不以为然,意识不到严重后果,只用简单指责然后道歉的方式,没有及时地与幼儿进行谈话,没有告知其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是一个不可取的行为,也没有告知其做法对日后的不良影响,这往往就导致幼儿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他人劳动成果,滋生嫉妒,不能面对挫折,不会欣赏他人的道德问题。而被“捉弄”的幼儿的心中会产生负面情绪,从而缺失对他人的信任感。教育无小事,事事塑人格,我们不应以简单的指责,代替用心关注事件背后的射影。
  二、走近幼儿,优化德育效果的策略
  1.善待“淘气”幼儿,平等呵护童心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淘气行为五花八门,我们不可以以哄骗、威吓、告状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式对待孩子的淘气。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造成逆反心理,给心理造成消极影响。教师要给淘气的幼儿公正而客观的评价,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原因,帮助其改正不良行为。越是淘气的孩子,越要关注,用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宽容的心理和孩子互动。凭借追踪观察记录,记录淘气幼儿的改变,特别是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做到民主平等,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能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成功体验,从而进一步规范幼儿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减少高频率的“约束纪律”,多一些积极情感交流
  幼儿园内充斥着高频率而烦琐的以约束教育为主的师幼互动行为,这使幼儿限制在各种规则之中,却没有使幼儿建立真正的规则意识,得到的只是部分胆大而调皮的孩子对老师威严的屈服和短暂的表现乖巧及部分胆小敏感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安。上课前,大多老师会说:“小眼睛看老师,小小脚并拢,小手放在膝盖上”上课吃饭老师都以“约束纪律”约束幼儿保持安静,但是当排队走在走廊里时,孩子们早就忘了,立刻放开了大声喧哗,导致我们常常看见的场景:孩子在餐厅就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大声嬉闹、追逐,严重影响他人进餐。在“约束纪律”中幼儿是被管理者、被控制者,其核心问题被固在了短暂的互动结果上而不是过程上。在频繁而严格的以“约束纪律”为主题的互动中,教师经常向幼儿表示不满,这对于弱小而又处于他律阶段的幼儿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被信任感,助长着他们的自卑、自我感觉弱小无能等有碍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心理体验。而大胆、无谓的精神很难再表现出来。
  因此教师不应该忽视与幼儿进行积极地情感交流。如“在公共场合我们做事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才不会打扰到别人,大家喜欢我们这样有礼貌的好孩子。”告诉孩子为什么在特定场合要保持安静,怎样保持安静,远远比一个每天重复几遍的约束纪律口号有意义。
  3.提高自我约束力,巩固幼儿良好道德行为
  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情景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力,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如中班孩子开展的“我们是哥哥姐姐”与小班孩子的混龄班级交流活动中他们会主动照顾弟弟妹妹,带弟弟妹妹轻轻走在走廊上,轻轻给他们介绍幼儿园的教室、各个互动墙,谦让着他们、陪伴着他们,这样的场景没有老师的一遍遍“约束纪律”口号,孩子们是自发的显现出榜样的力量。如在大班期间,开展的“学当小学生”活动中,幼儿自行商讨用绘画形式制定“班级公约”“我是小主人”的公约,让孩子主动为集体着想、主动服务同伴。由于渗透了责任感的品德教育,幼儿把爱集体的情感不断转化成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实际行动,这对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养成和集体责任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幼儿将来进入社会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打下了良好的品德基础。
  三、家园互动,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行为形成的土壤,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是幼儿行为形成的营养。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供他们更多观察、模仿、活动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状态下,通过自然地模仿家长的良好行为,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当遇到主动打招呼的问题时,家长改变以往的做法:“快,叫叔叔阿姨好,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教不会,这么没有礼貌。”可以在孩子被逼的面红耳赤之前,大人主动面带微笑,大方的先与他人打招呼:“早上好!”在电梯里,主动询问:“您去几楼?”简简单单地询问,简简单单地主动帮助他人按电梯,这种家长先行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榜样效应。所以家长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不可强制,更忌一味地批评、指责。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幼儿是主体,要使幼儿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用这种多主体评价模式,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应犹如润物细无声的细雨使道德教育深入幼儿心田。
  参考文献
  [1]袁宗金.“好孩子”:一个需要反思的道德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2(01):18-22.
  [2]曹小菊.新时期幼儿园的德育教育[J].学苑教育,2012(17):80-81.
  [3]覃丽妃.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1):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97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