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标准化学校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屈青山
摘 要:针对近十年建设标准化学校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依类规整。概要地论述了标准化学校的缘起、必要性与可行性、模式、标准、原则、实施策略及标准化学校建设所面临的矛盾与应采取的基本对策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标准化学校;研究综述;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13-02
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实现校际间、地区间均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若切实实行,将对改变当下我国教育不平等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有可能是突破教育改革瓶颈的新捷径。标准化学校是教育标准化的一部分,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推动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进而实现均衡化教育,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也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关于标准化学校的研究情况,笔者搜集了近十年关于标准化学校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概要性梳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一、标准化学校研究材料来源及其方法
对于标准化学校的研究,笔者主要是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进行文献搜索的,另外少许从百度百科和中国教育网站上查阅的。方法主要是文献综述法,主要梳理并概括从2000年开始至今11年的有关“标准化学校”研究文献。
(一)文献列表
笔者分别以“标准化学校”为输入目标文献内容特征(简称“内容特征”)进行主题、关键词、题名和全文检索,搜索情况如下表(表一):
从表格一可以看出以“全文”为内容特征进行检索,共搜到3 528条相关文献,是最多的;其次是“主题”为内容特征检索,共搜索到67条相关文献;再次是以“题名”为内容特征,搜索到67条相关内容;最少的是以“关键词”为内容特征进行检索,共搜到30条相关文献。由此可见,若想获得最多的文献条目,首选“全文”搜索,有目标的搜索则是主题和题名搜索,精确一点的则是关键词检索。
(二)筛选归类
对搜索结果以“被引频次”进行排序,对被引频次超过一次的文献进行下载,然后筛选,最终确定为49篇,另下载四篇相关文献综述以备参考之用。
针对搜索到的49篇文献,笔者以“文献类型”进行了分类归纳,具体情况如下表(表二):
从分类情况可以看出,49篇参考文献中:报纸类约占总数的65.4%,杂志类约占总数的22.4%,硕士毕业论文占总数的12.2%。从数量上分析,可初步看出,关于“标准化学校”的学术论文研究还不是很多,仅处于起步阶段,若多加调查,研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关于“标准化学校”的报纸类文章甚多,占所有下载文献总量的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出“标准化学校”很大程度上是跟政府官员的政绩相关,否则很难引来这么多新闻媒体(主要是机关报纸)的争相报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标准化学校”问题也算得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三)内容分析
1.标准化学校的缘起问题
标准化学校的提出是有其原因的,对于此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探究其历史背景,为今所用。何忠盛认为,“标准化学校”概念的提出,是重点学校制度在我国实行半个多世纪以来,其体制已不再适应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情,新的国民义务教育体制亟待建立的背景下,本着义务教育的“标准性”特征,为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原则的大方向下而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标准化学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
对于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杨兆山和张海波在其文章中提出,“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是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必要性,“广大农村恰恰是义务教育发展最薄弱的地区,加强农村地区标准化学校建设,尤为重要和必要”[1]。胡劲松教授从“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及标准化的基本要素与教育公平的理念和义务教育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切性”,三方面论述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必要性,从“广泛的社会和舆论基础、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及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撑”三方面论述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可行性”[2]。张海波从“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教育民主化理念、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价值旨归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四方面分析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必要性,从“我国各地区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实践尝试”论述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可行性问题。
3.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模式问题
贾明月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简要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模式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分配的经费投入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和班级规模建设模式”,从“人口数量及学生生源和经济情况、乡镇规模及密集度、交通条件优劣”等方面提出标准化学校布局建设模式[3]。
4.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标准问题
张海波从标准化学校的概况入手,着重从标准化学校的规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师资队伍标准和课程标准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以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均衡化为例,考量了我国的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标准。杨兆山教授亦从办学规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和课程等方面也作了简要论述。
5.标准化学校建设原则问题
朱雪研先从义务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入手,简要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原则的理论依据。她提出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原则、补偿原则和底线原则;学校发展方面要坚持均衡发展与差别原则、效益性原则、因地因校制宜原则和梯度推进原则;师资建设方面要坚持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原则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至上原则[4]。另外,余少华还主要就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杜绝办学条件过分超标两个方面提出要贯彻“抑强扶弱”原则[5]。
6.标准化学校实施策略问题
对于标准化学校实施策略问题,杨兆山教授提出了其自己的观点:首先,政府要确保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其次,要遵循由区域性向全国性过渡的原则,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理论研究,构建标准化学校体系;再次,要优先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推进教育硬件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同时,重点扶持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立足现有学校系统建设标准化学校;另外,需制定建设标准化学校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7.标准化学校建设面临的矛盾与基本对策问题
胡劲松教授对于标准化学校建设中面临的矛盾,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他认为标准化学校建设面临三大矛盾: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公共利益需求与个性化教育需求的矛盾;全局同步发展与局部优先发展的矛盾。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基本对策:首先,要通过地方教育立法,确立标准化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中的基础和方向性地位;其次,要通过颁布政府规章,确立政府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的职能;再次,在落实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上,要通过上下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最后,要通过建立社会中介监督和评估机构,充分发挥其对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二、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反思
对于标准化学校建设,笔者一方面表示肯定,因为这是一件“善举”,但另一方面也表示担忧,因为过去实践和现在的事件难免让人表示担忧。
(一)欣喜的一面
若标准化学校真正的落到实处,那么此举将改变我国在教育领域长期实行差异化的教育发展方式,缓解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而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和社会不公平所引发的两极分化与社会阶层之间对立的矛盾,对于构建全面和谐的社会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在开展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尤其是在学校布局调整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3―2006年,浙江、山西、河北及湖北等省教育厅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建设标准化学校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另外四川、山东、河南、辽宁、青海、宁夏、江苏等省及青岛、贵阳、昆明等地市区,也制定了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实施方案,取得了一些经验。
(二)忧思的一面
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但是过去的教训和当下的事件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标准化学校的建设经费谁出?谁愿意出?如何预算?预算的透明度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让人疑虑重重。即使真的建设了一系列标准化学校,但是不是又重蹈“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等覆辙,本意是想通过建设一批标准化学校,进而带动其他地区学校的发展,树立榜样结果是造成了校际间、地区间、省际间学校发展新的更大的发展差距,催生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三、余论
虽然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学校,某些相关组织者的单向思维难免造成“千校一面的悲剧”,看似整齐划一,其实是“一刀切”的同一化。而我们最终需要的是标准化下的以个性化、动态化和优质化为特点的多元化学校,标准化学校仅仅是过渡。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过程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建设标准化学校牵涉更多人、更多集团的切身利益,想通过改变教育改变社会的不公平确有点“蚍蜉撼大树”的狂想,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协调性改革予以配套,否则再好的标准化学校的畅想最终难免会陷入“确伤”的局面,这亦不是我们标准化学校建设之初衷。
参考文献:
[1]杨兆山,张海波.标准化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4―29.
[2]胡劲松.从等级化到标准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新趋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36―39.
[3]贾明月.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模式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朱雪研.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原则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5]余少华.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若干策略探讨[J].教育导刊,2008,(9):19―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3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