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英语读写技能提高的量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佳 张长颉

  摘 要:英语读写是研究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的语言技能。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自主阅读对于研究生英语读写的提高产生一定影响。本调查研究分析受元认知理论的启发进行设计来探讨是否带有兴趣的自主阅读能够影响受测试者语言技巧的提升,尤其对写作与阅读。结果证明自主阅读策略对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读写技能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这也为研究生英语读写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A
  关键词:自主学习元认知读写技能量化分析
  
  本文受到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07kyh02资助。
  
  一、引言
  本文着重讨论以汉语为母语的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对其采取自主阅读的学习策略而对其读写能力所产生的效果。该研究应用于在校研究生,设计的主旨是提高阅读的乐趣,出于个人乐趣来阅读大量的材料,并且无额外的任务或伴随的语言作业。该实验研究受到美国儿童心理学家J.H.Favell的元认知理论的启发,对于J.H.Favell来说,元认知可定义为“认知主体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目标,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监测以及调节和协调。”(Favell,1979:65)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调整及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过程习得的知识并且反过来这些知识又可以对认知过程加以控制。Favell (1979)进一步将元认知知识分为与认知主体相关的知识,与认知任务相关的知识以及与认知策略相关的知识。简单地讲,与认知主体相关的知识是指人们学习与加工信息的一般知识以及个体间的认知差异性的知识,也包括不同个体。例如,你可能意识到你在安静的图书馆学习效率远比在充满嘈杂因素的家中要高得多。与认知任务相关的知识是指人们对于认知活动的内容、目的、要求的认识,对认知材料的性质、结构特点、熟悉度、难度等的认识。最后,与认知策略相关的知识,包括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的知识已经在使用这些策略所需的条件。
  元认知体验包括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元认知策略是人们用于控制认知活动的计划与监控。并且包含了对认知活动的计划与监控已经对这些活动结果的检查。自我提问是一种普遍的元认知理解监控策略。如果他发现他不能回答他自己的问题或者他无法理解所讨论的材料时,他必须确定所需要做的以确保其理解文章的认知目的,那么他会带着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再次阅读该段文章。
  依据以上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应用自主阅读策略的学习者的读写能力的提高进行量化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统考成绩较高最重要的是学生之间英语分数差距不大的管理系2007级中进行。实验组由37名有一定学习英语动机的学生组成;而另外两个控制组的人数分别为40和34。
  (二)研究控制
  在实验之前,所有受测的三组都要接受读写测试。在不告知受测者的情况下,相同的测试将在一学期后,测试通常在正常授课时间进行。测试主要分两个部分,也就是阅读部分与写作两部分,在这两个大项之下,进行细化。首先,在阅读测试方面按照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六级各选择一篇,然后在历年的托福试题中选择一篇作为测试阅读的内容。题材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阅读文章主要偏重人文方面,而托福阅读则强调自然科学的理解。另一方面,写作方面的测试主要根据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四种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应用类作文来进行测试。
  (三)研究处理
  除了采取两次测试外,两个控制组不进行特别处理。自主阅读学习策略仅应用于实验组。该策略持续15周,受测者一周两课时,为学生提供精选的分级阅读材料,允许受测者自愿选择,如有要求可以适当将书带回去阅读,允许使用字典;同时受测者必须是自愿参加并且具有一定英语学习动机。受测者通常要求两周一次对其所读的材料以及对其反应做出书面报告。然而,没有设置额外的任务,例如刻意地准备读书报告,同时也不要求受测者承担任何语言练习。受测者可以任意选择书籍或者可以在任何时候更换新书阅读。
  
  三、结果与讨论
  从表1中所提供的数据结果清楚地表明,实验组的分数与实验前与实验后相比较有着质上的提高;而在实验前的测试,实验组分数总体比两个控制组分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低。而在实验后,形势得到改变,尽管有些项目的分数仍然比控制组的平均分低,但是上升的频率是高于其他两组的。实验组在这两方面的分数实质上超过控制组。
  表1 实验前与实验后测试(在表中简称前测试与后测试)的平均分
  实验组与两个控制组相比较其两次测验的所取得的进步程度是在表2中可以直接明显地表现出来。
  表2实验前与实验后测试每组的T值
  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讲,实验组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已经对受测者的语言熟练程度产生实质性的改进。同时这似乎也成为有力的论证:以输入为基础和以练习得为等向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者在二语方面的语言技能的提高,至少在读写方面;而在写作方面的提高是尤为显著,对于受测者在写作技能上的提高主要有两中解释。首先,通过全方面接触在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特征,因此受测者习得新的表达方法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使用(应用);其次,实验程序的导向为愉悦阅读,因此促使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学习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当然,这两个原因是很难区分的。然而,我们不能排除受测者意识到自己加入了“特别”程序中,这可能导致其所活动产生积极结果。的确,归于经验的有针对性,因此导致受测者在态度上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实验的成功。从实验的角度来说,这可能被看做对现在学习的一种削弱,因为实验组所进行的操练要比平均值高得多。此外,受测者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势必影响到其认知语境的扩展。对于受测者的泛读必须提供典型的语言输入,不论在设置或密度上通常与日常语言不同。通过所提高的阅读材料,这样就会导致使受测者与日常交际相比较会挖掘更广范围的语言元素。的确阅读可以对新世界与新体验进行认知。从语言教师的角度来讲,阅读恰恰可以更新各种语言经历,这可以丰富学习者的表达潜能,其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越了那种面对面交际或者是通过个人经历所获得的习得。
  
  四、结论
  目前的研究以两个层次对语言教学进行揭示。首先,从理论的角度,以Flavell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为理论基础,该研究表明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阅读无论从输入或是输出可以行之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其次,以教学的角度来看,该研究为使用分级读物所进行的自主阅读的价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表明其他阅读输入形式例如原汁原味的书面材料,以及、声像音像材料也是有效的。显而易见,该研究中的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即建立宽松愉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能够形成并保持愉悦驱动和情趣驱动的态度来进行自主阅读。该程序中应设置的弹性应遵循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控制力以确保学习者确确实实在进行自主阅读。并且要求学习者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反馈(这对于长期进行自主阅读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不这样做,势必削弱了摄取阅读所带来的愉悦的初衷。为了能在此方面确保其自然平衡的最佳方法就是提供大量的选择,并且选择那些可能反映学习者自发兴趣的阅读材料。对此,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可以使教师能够根据所获知的学习者的阅读喜欢对其所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调整,而不是像过去凭自己的想象来判定学习者的需求。此外,教师往往注重阅读材料的文学价值,这种关系在自主阅读中是应避免的。在进行自主阅读之前,对于阅读材料自由的选择,我们可以对受测者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其所喜爱的母语阅读材料,外文书籍作者名称。甚至于他们所听说过的或者希望阅读的书籍名称或是超过六个月他们所欣赏的电影的名称。当然,调查所获得的信息量与希望值是有差距的。但毕竟是初见端倪,比如说有很多受测者喜欢读侦探小说或科幻读物,这些信息与结果有助于我们启动自主阅读实验。
  另一方面,书籍的外部特征也起到一定作用。吸引人眼球的封面,优质的插图以及清晰的印刷都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在研究中阅读材料的内容意味着阅读的效果,这是至关重要的。很明显,文章的篇幅是一个相关要素,与受测者的二语熟练程度,他们的年龄和阅读的耐心是息息相关的。通常应选择篇幅相对较短的材料,这样不会过多限制读者的精力。
  总之,本实验结果证明: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自主阅读的中心就是为读者提供阅读材料使其保持自发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读写能力。笔者认为该实验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在实践方面,通过大范围的开展自主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英语研究生提高自身英语读写能力的愿望。在理论方面,进一步证明了Flavell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理论为今后的相关教改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Bamford,J. ‘Extensive reading by means of graded readers.’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2/2:218-60,1984
  [2] Flavell,J.H.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
  [3]Weden,A.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Learners’Autonomy[M].Prentice Hall,1991.
  [4] 胡文仲.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J].外国语,1984.1.
  [5] 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6] 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于佳、张长颉:天津市中国民航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认知语言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