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风流处亦风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虞文琴

  去年早春的一天,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负责人修俊先生约了几位词坛同仁,在昔日皇家太和殿西侧的厢房内,为新创作的组歌《劳动颂歌》歌词提意见。翻阅打印整洁的十几首歌词,我看到几位熟悉的作者名字:张枚同、宋青松、李昌明、刘志毅、沈尊光和晓城。他们大多是长期活跃在煤矿、铁路、钢铁等大型企业的歌词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厚实的基础。第二次看到这一组歌词是今年五一劳动节之夜,在北京21世纪剧院首演的大型组歌――《劳动颂歌》,由北京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我坐在电视机前再次欣赏这些已经插上音乐翅膀的歌词。后来,是今年盛夏的一天,在全国总工会的征歌评选中,又一次与《劳动颂歌》相遇。经过两年多的创作与排练,这一部由北京市总工会组织创作的大型交响诗《劳动颂歌》,荣获全国“工人征歌”比赛一等奖。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平凡劳动者的劳动生活,赞美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品德的创作歌曲,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现了有不同时代特色的优秀歌曲,深受人们喜爱。如:《老司机》、《勘探队员之歌》、《克拉玛依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我是公社的饲养员》、《我们工人有力量》等等。这些歌曲以饱满开朗的热忱,质朴清新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旋律,抒发了劳动者的纯真豪情,献身祖国的忘我精神,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几十年来,它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和生活的轨迹延伸,有些歌曲至今仍然显示着旺盛的艺术活力。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劳动者的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概念有了更宽泛的解释,劳动的内容已经千差万别,其内涵也已经是天高海阔。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处于社会金字塔基座的劳动者群体也在迅猛扩大。因此,新时期的《劳动颂歌》拥有更丰富的创作空间,同时也有了更难以逾越的创作难度。
  我不禁想:对于这部《劳动颂歌》来说,仅看歌词,它们的特色在哪里呢?它们凭什么打动今天劳动者和听众观众的心?
  浓重的生活气息,本真、本色的文字演绎,仍然是拨动现代人心弦的关键。还是先看看其中的一首歌词――《胸前的奖章》吧:
  二十多岁咱就进了这座大工厂,
  当一名普通工人年轻力壮。
  虽然咱工作平凡干的是苦累活,
  可老少爷们都夸咱是一块好钢。
  汗珠子舍得甩,重担子抢着扛,
  搞革新创记录咱日日夜夜忙。
  多少次技术比武咱都是状元郎,
  乐呵呵的大照片年年都上光荣榜。
  那一年咱当劳模走进人民大会堂,
  胸前带上了光闪闪金灿灿这枚奖章,
  就像胸前捧了一轮红太阳。
  ……
  我被这朴素无华的“叙述”感动了,一颗心仿佛从半空稳稳地落到地面上,双脚感觉到泥土的厚实和松软。毫无疑问,这是几十年来我国工人阶级的一个缩影,是众多劳动模范和普通劳动者的缩影。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我们”的另一称谓“咱”,作为这个劳动群体的抒情主人公。开门见山的叙述,拉家常似的语气,平凡的内容,现实主义的基调。没有笼统、浮华、空洞、抽象、概念而粗疏的字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汗水、火焰和钢铁撞击声的劳动气息,是熟悉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同时,我们能够从这实实在在的歌词中,感受到主人公身后广阔的时代背景,感觉到岁月飞逝所留在心中的永不消失的声音。同时,虽然社会价值趋向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真――仍然是我们心灵需求和艺术审美的太阳。当周围充斥着包装华丽的“不真实”的东西,这个“真实”显得尤为珍贵。而且,作者把朴素的生活聚焦在一枚小小的“奖章”上,构思可谓精巧。这是凝聚了几代人青春、理想和生命的“奖章”。今天,透过岁月的层层纱幕,这枚“奖章”沉甸甸的含金量使它越发熠熠生辉。同时,由于作者采用“唠家常”的语气,“咱”淡淡地叙述“奖章”的来由,没有虚夸的豪言壮语,更加凸现出主人公的高尚人格,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
  《胸前的奖章》的第二段歌词,写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咱也在成长,当上了工人技师年富力强……新世纪咱再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胸前又添了亮闪闪金灿灿的这枚奖章。”作者怀着乐观豪迈的心情,进一步塑造歌词中劳动者的形象:坚忍不拔,好学上进。在急剧变革的大时代,无怨无悔地负重前行,再攀高峰。这一枚“奖章”是战胜失落、迷惘后的褒奖,它闪耀着中国劳动者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时代精神的光芒,是一枚镶嵌在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厦基石上的奖章。
  多年来,我总觉得工人题材的歌曲和部队题材的队列歌曲一样难写,属于难啃的“硬骨头”。虽然近年来征歌评奖多多,并有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社会资源倾力打造,力求推出新时代的工人歌曲,其中不乏制作考究的大型合唱或形式庞大的组曲。可是事与愿违,总是一次次陷入声势浩大,结果寂寥的境遇之中。
  最近,听说《劳动颂歌》中的一首《师傅》已经在某些企业中流传,令人高兴。这位师傅“从早到晚工作忙忙碌碌,微笑的脸上常挂着汗珠”;这位师傅“一年四季爱穿工作服,粗壮的手上常沾着油污”,“干活时你是顶梁的柱,荣誉前你是本色的土……”歌词采用第二人称,非常妥当。我们跟随作者的目光,看见现实生活中无数这样的“师傅”,看见无数的“你”勤劳的身影和厚道的音容笑貌。这个从真实生活里提炼的形象,以其真实的魅力,让我们的心与之共鸣。我想,在歌词创作中,无论尊奉什么创作信条,是意念为先,意境为上,还是意象为高,或者是强调感情的抒发、描画心灵的象征,或者是钟情于意念与意象同行等等,都离不开丰富生活的积淀。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创作之花,还是要扎根在厚厚的生活的泥土里。
  当然,歌词不仅是朴实生活的歌唱,也是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歌唱,是人们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相碰撞的火花。《劳动颂歌》的词作家们对于这一点了然于心,他们在追求作品生活厚重感的同时,也将难以言传的时代感巧妙地融汇其中,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劳动者赞歌。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近30年来,劳动者的组成和劳动的内容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与科学发展观的结合,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加速了产品的更新,精神生活的空缺呼唤精神的充实。这些现实的巨变极大地拓宽了创作的内容。组歌中的《心儿飞翔》、《都是咱创造》、《创新中国》等章节,都在捕捉新生活新意象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打开视窗,心儿飞翔,
  我用鼠标起吊大山桥梁;
  轻松点击,心儿歌唱,
  你用数字调度钢水煤浪……
  ――《心儿飞翔》
  
  骆驼草认识我,它说我是快乐吉他,
  格桑花认识我,它说我是快乐吉他,
  白桦树认识我,它说我是快乐吉他,
  红珊瑚认识我,它说我是快乐吉他。
  我就是快乐吉他,唱着歌儿走遍天涯。
  追着山,追着水,建设祖国四海为家……
  ――《快乐吉他》
  
  看到这些歌词,我想到诗翁陆游的一句诗:“挥毫当得江山助”。很明显,这几首歌词从选材、构思到意象、语感、节奏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从今日中国劳动者的实际生活中采撷而来的,是属于当今时代的歌唱。如果作者对生活的变迁缺乏热情的关注,如果对生活的本质缺乏认真的思考,是不可能创作这样内容新鲜、感觉时尚的作品来的。由此,我们回望“举起铁锤响叮当”的年代,仿佛看到了生活与时代的巨轮乘风破浪的英姿,仿佛看到一幅劳动者辛勤劳动的长卷,不禁生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与感慨。
  歌词以抒情见长。歌词是语言艺术。如果在这部组歌中,能够再接再厉,精益求精,提炼出“直指心灵”的词句,写出“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让人过目成诵,那就再好不过了。
  感谢《劳动颂歌》。
  感谢为《劳动颂歌》的诞生付出劳动的人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781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