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生儿颅内出血多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引起,是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病因之一,多见于早产儿或巨大儿。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8~2009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12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9例,死亡3例。现将该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2 病情观察
2.1 观察意识和精神状态 患儿早期常表现为烦躁不安,脑性尖叫,抽搐,结合分娩有窒息史,提示有缺氧及脑出血,均应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及止血治疗。患儿处于嗜睡,反应低下,抑制状态时也不可忽视,应做到动态观察,因为颅内出血患儿意识和精神变化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所以要动态观察意识的细微变化。同时做好的护理记录,为评估愈后提供依据。
2.2 观察生命体征 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应及时给予监护,观察血压及呼吸变化。新生儿神经功能差,对外界反应敏感,易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早期发现可以协助治疗。
2.3 观察前囟 正常新生儿的前囟约为2cm×2cm大小,如果观察患儿前囟凸出,饱满或者紧张,提示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大小也与前囟紧张度有关,应及时提示医生给予降压及脱水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
2.4 观察皮肤 重症颅内出血患儿表现为颜面苍白或青紫,以额部和口周为明显。一般患儿皮肤的青紫随缺氧情况的好转而转红润。
2.5 观察消化系统 患儿有恶心,呕吐也提示颅内压增高,与新生儿溢奶有区别,正常溢奶前囟平软,精神状态良好。如有消化道畸形,多伴有腹胀及大便形态改变。
2.6 观察摄入情况 注意皮肤弹性,防止脱水过度造成电解质紊乱,治疗方面尽量静脉给药,防止皮肤硬结。注意静脉给药速度,滴速应控制在4~6滴/min,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的温度与湿度恒定,保持病室安静,一切护理治疗要集中进行,动作要轻,尽量避免搬动患儿头部,以免加重出血。新入院患儿应免晨晚间护理。注射,服药,换尿布,喂奶的刺激,都会引起患儿血氧暂时下降,应特别注意。
3.2 呼吸道护理 患儿体位适当,头部抬高15~30度,取右侧卧位,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更换卧位时动作应尽量放轻。抽搐者分泌物多,应随时吸痰,以防止分泌物堵塞,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动作要轻柔,切忌动作粗暴。
3.3 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细嫩,皮下脂肪少,又长期卧床,尿布应用纯棉并勤更换,预防红臀或皱褶处溃烂,并注意保暖,防止硬肿。做好脐部护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4 喂奶护理 新生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差,喂奶应少量多餐。喂奶困难可鼻饲也可用滴管,保证营养供给,哺乳时要细致,耐心,喂奶时要观察,防止呕吐及窒息。
4 体会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依病情轻重而异,以窒息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为特征。患儿即使存活,也容易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才能及时,准确地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总之,要做好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工作,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做到眼勤和腿勤,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提高治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8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