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炮制的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取得了较高的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后,有助于促进药物疗效的显著提高,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药炮制;用法;药物作用;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01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疗方式,中药是其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可以为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供充足的保障。根据君臣佐使组方可以对不同中药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为满足方剂中的治疗需要,为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对中药进行炮制[1]。现选取60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就如何增强治疗效果而进行详细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03-2018.03年期间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38例、女2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在12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50.36±3.21)岁;排除精神障碍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时采用常规中药,观察组采用炮制的中药,详情如下:
  第一,药材净制:取出药材中的全部非药用部位,如巴戟天,其中包含十分强韧的木心,在去阿布扎比药材中大约占一半,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含量比巴戟天明显较低,为此在净制药材时需要去除;然而,也有一些中药可以全部作为药物使用,且因部位的不同所具有的功效具有显著差异,如马兜铃全草全部可以入药, 从其地上部分可以取天仙藤,具备活血止痛、理气、祛湿的效果,根部是具有解毒消肿和行气止痛的青木香;紫苏具有解毒散寒的效果,行气宽中等,其叶长于发表散寒,可以化解鱼蟹之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同时紫苏子能够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为此,需要根据不同药效对紫苏这类药物分开,确保全部药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2]。第二,药材切制:应该将药材切成饮片状,大小尽量保持一致,长度、厚度、力度需要严格控制,不能相差过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在煎煮过程中造成较大的成分融出率。第三,加热炮制:加热炮制的常见方法为炒制、煅制。通过加辅料炒或清炒的方式有助于促进药物本身作用的增强,有助于药性的缓和或改变,进而能够促进毒性的降低或刺激作用的显著减少。如斑蝥素是斑蝥中的有毒物质,会强烈的刺激皮肤和黏膜,口服会产生更大的毒性,过大的剂量甚至会导致死亡,但是在84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这种毒素会开始升华,为此通过清炒能够升华药物中的有毒成分,最大限度的确保用药的安全性。第四,辅料制:通过不同的辅料对中药进行炮制后,有助于自身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或毒性的显著降低,或者还会对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如针对苦寒性药物,使用酒制进行炮制有助于药物本身药性的改变,保证药物能够充分的达到辛热行散,某些患者自身具备苦寒特性,以此有助于保护脾胃免受伤害,起到寒而不滞的效果,并且能够促进药效显著提升。如:黄柏与大黄,前者通过酒制后有助于自身苦寒之性的显著降低,保护脾阳不会受到伤害;后者通过酒制后,会稍微缓解泻下作用;两种药物借助酒制能够进行有效的升腾,通过引药上行能够清上焦之热[3]。川芎与当归通过酒制后有助于促进活血通络效果的显著增强 ,柴胡多用醋炙法,在此基础上引药入肝有助促进疏肝止痛效果的显著增强;杜仲经过盐炙后,通过引药下行可以直接到达下焦,在促进补肝肾效果显著增强的同时,能够缓和药材本身的辛燥特性,达到温而不燥的效果;生厚朴具有辛辣峻烈的特性,能够刺激咽喉,通常不会直接内服,多进行姜制,如此一来对咽喉的刺激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消除,病情有助于促进宽中和胃效果的显著增强;竹茹通过姜制以后,有助于降逆止咳和祛痰止咳效果的显著提高;生地经过蒸制后可以转化为熟地,进而能够极大的改变其功效与味性;木香通过煨制,能够极大的增强实肠的止泻效果。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显效症状全部消失,相关身体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不存在不良反应;有效:症状和身体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无效:上述指标均没有实现[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当P< 0 .05 时,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仅为73.33%,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皮肤和神经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对照组7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药作为开展中医治疗的基础,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便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疗效没,按照疾病特点对不同中药进行炮制,可以提高疗效。如白芥子,经过炮制后能够发挥耗气、辛散的效果,作发泡用则常用生品。莱菔子经过炒制后可以降其药效,随之也会改变药物本身的功效,炒制后会缓和药性 ,主要体现在降气化痰,消食效果十分明显,对于肺气上逆的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药物的原材料中,如巴戟天和山茱萸等,本身所含有的非药用部分有很多,如果处理不及时极易对药物净度造成严重影响,相应的也会影响治疗效果。为此,在采用中药治疗疾病时十分有必要对中药进行炮制,以此有助于促进药物疗效的显著提高,更好的聚拢药性,同时部分药物由于不同归经,也会向人体不同的脏腑中去进行分散,从而不会集中药物作用,更有甚者还会对其他脏腑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药物炮制十分重要,除了有助于药物药性、归经的改变之外,还能够致力于降低药物中的副作用[5]。经研究发现,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且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
  综上所述,中药经过炮制后再用于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患者治疗目的度对中药不同炮制品进行选择,保证用药的合理性,致力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和不良反应的显著减少。
  参考文献
  周根群.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干预价值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2):2504-2506.
  万立夏.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90-191.
  陳庆华.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13):154-155.
  牟元琴.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2(18):207-207.
  田瑞益.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336-23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8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