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中医科收治的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FMA、Barhtel指数、中医症状评分、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FMA、Barhtel指数、中医症状评分、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中医症状评分、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评分均显著下降,FMA评分、Barhtel指数均显著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FMA、Barhtel指数、中医症状评分、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症状以及炎性反应,促进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醒脑开窍针刺法;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43-03
  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为脑血管疾病,又称之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部疼痛、头晕、呕吐、恶心、眩晕、意识障碍、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脑中风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群是脑中风高发人群,病死率、复发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中风致残率、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脑中风后遗症仍旧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出现情感障碍、口眼歪斜、偏瘫、言语謇涩等临床症状,患者的生活和经济负担增加,影响疾病的康复[2]。本研究主要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中医科收治的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中风后遗症,中医诊断标准:主症为偏瘫、神识昏迷、言语謇涩、口眼歪斜,次症为头晕、头痛、喝水发呛等。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脑恶性肿瘤以及精神障碍、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0.08±15.41)岁,病程0.2~5年,平均病程(1.32±0.34)年,原发病:脑梗死33例,脑出血1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2.22±15.32)岁,病程0.2~5年,平均病程(1.28±0.35)年,原发病:脑梗死30例,脑出血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与备案。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上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 s)100 mg/次,1次/d,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208,规格:2 mL:0.25 g)1 g+200 mL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补阳还五汤方剂组成:黄芪60 g,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地龙、丹参各10 g,鸡血藤15 g,丹参5 g,口眼歪斜加全蝎、白附子各10 g,小便失禁加益智仁、桑螵鞘各10 g,肢体麻木加威灵仙、木瓜各10 g,上肢瘫软加桂枝10 g,下肢瘫软加牛膝10 g,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服用8周[3],醒脑开窍针刺法:(1)主穴:内关、三阴交、水沟、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穴,上肢瘫软加手三里、肩腧、合谷穴,下肢瘫软加阴陵泉、阳陵泉、环跳、风市穴,小便失禁加中极、曲骨、关元穴,便秘加水道、丰隆、归来、支沟穴,头晕加风池、脘骨、天柱穴,(2)施针:25 mm毫针,提插捻转手法,5 min/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4周[4]。
  1.3 观察指标
  1.3.1 NIHSS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5]。
  1.3.2 FMA评分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轻度运动障碍>95分,中度运动障碍85~95分,明显运动障碍50~84分,重度运动障碍<50分[5]。
  1.3.3 Barhtel指数 生活指数包含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入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内容,重度依赖≤40分,中度依赖41~60分,轻度依赖61~99分,无需依赖100分[5]。
  1.3.4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可以独自完成日常生活;显效: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在辅助工具的幫助下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无法下床活动;无效:治疗后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6]。   1.3.5 实验室指标 后血清IL-6(白介素6)、IL-1β(白介素1β),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检验试剂盒。
  1.3.6 中医症状评分 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识昏迷,每项0~6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6]。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NIHSS、FMA、Barhtel指数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FMA、Barhtel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识昏迷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安全性评价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由于患者脑部的血流通路受到阻礙,大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脑神经元,且是不可逆的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肢体运动能力出现障碍,引发后遗症[7]。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后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等后遗症尚未有明确的治疗方案,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疗效欠佳,而中医学的大力发展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中风乃因正气亏虚、阴阳不调、气血瘀滞、脑络淤阻而至脑脉阻塞,病情控制后正气虚甚,脑脉瘀滞尚在,脑络损伤严重,血淤、气虚互相作用,后遗症的病情更为复杂,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当以益气补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8]。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NIHSS、FMA、Barhtel指数和中医症状评分(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识昏迷)改善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最早见于清代王清任创立的《医林改错》中,方剂主要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地龙、丹参、鸡血藤、丹参等组成,乃治疗气滞血瘀所致中风后遗症的汤剂,其中君药为黄芪,具有化瘀补气、固元健脾的作用,臣药为当归尾,活血化瘀,地龙祛痰化湿,开窍醒脑,破血祛淤,牛膝、桂枝通络化瘀,赤芍、川芎、桃仁活血益气、滋养肝肾、行气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开窍醒脑之效[9],醒脑开窍针刺法选取内关、三阴交、水沟、极泉、尺泽、委中为[FQ(22*2。175mm,X,DY-W]主穴,依据患者症状加以配穴,可使经气复生、气血畅和,枯萎的患肢气血充沛,舒经活络、益气补阳,与补阳还五汤联合使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共凑舒经活络、益气补血、调节阴阳之效,为脑组织补充血液,促进患者肢体的康复[10]。
  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激活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抵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发现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血清IL-6、IL-1β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增高,参与了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一方面炎性因子能够激活补体,促使补体介导的细胞损伤产生,另一方面,触发修复应答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也会发挥毒性作用[11],本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患者血清IL-6、IL-1β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及炎性反应,促进康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艳阳,刘佩军,郑艳华,等.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研究概述[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6):569-572.
  [2]杨永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7):1487-1488.
  [3]刘君玲.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687,701.
  [4]王重洋.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39-40.
  [5]张克飞,王旋旋,王兵.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期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9):1170-1171.
  [6]弋巧玲.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40例[J].中医研究,2012,25(10):48-49.
  [7]周松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52-654.
  [8]许会忠.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6):137-138.
  [9]赵亚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8):907-910.
  [10]孟巍巍,庞声航.加味补阳还五汤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
  [11]吕建兴,黄海恒.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0):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