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磁共振影像与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诊断中磁共振影像与CT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分别进行磁共振影像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对照组是83.33%,研究组是9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检查期间,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较CT更高,其能够将患儿颅脑具体结构清楚地反应出来,为良好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磁共振影像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239-01
  临床上,新生儿较为常见且相对严重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此类疾病是因为胎儿于子宫内部受压,并在围生期产生缺氧、窒息等现象,进而导致新生儿腦部产生诸多缺血缺氧性损伤[1]。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其影响了患儿生理及智力发育,而且该病发展速度快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尽管患儿存活,也可能存在后遗症,严重危害到新生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及早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其在新生儿预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别采取磁共振影像与CT诊断价值进行探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其中,有35例男患,25例女患,日龄2d-6d,平均日龄(3.15±0.12)d;Apgar评分:3分-7分,平均Apgar评分(4.95±1.02)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相符[2];②均由患儿家属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它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②拒绝参与本次实验者;③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1.2.1 磁共振影像诊断
  检查仪器为飞利浦MR Achieva/Intera,本次研究所选患儿均实施加权成像扫描,轴位T1WI:TR及TE分别是4000ms和250ms;T2WI:TR及TE分别是4000ms和250ms;矢状位T1WI:TR及TE分别是4000ms和250ms。常规扫描、轴位扫描及矢状位扫描层距为1.5mm,层厚为3.0mm,视野设置为256*256;矩阵为256*192*80。检查前由肛门注入根据0.5ml/kg稀释标准稀释10%的水合氯醛。
  1.2.2 CT检查
  检查仪器为Brilliance 纳米128层CT和SOMATOM Emotin 16configuration XI,将患儿听框上线视为扫描基线,然后开展轴位扫描,层厚:5mm;层距:10mm;影像重建时间1s;层扫描时间1s;重建后参数矩阵设置为512*512;窗宽及窗位分别是40Hu和80Hu。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本次研究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s),检验值分别是x2和t,若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800万-2000万活产婴儿降生,其中大约13.6%伴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而且近些年来,该类患病婴儿逐渐增多,其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生儿身体健康和心智发育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使得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该病尤为重要。
  现阶段,检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例如脑代谢检查、CT检查、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及颅脑超声检查等,但是该类检查方法具体检查期间伴有一定缺陷,有些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方法,或者检查期间,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疾病检查期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脑组织发育,进而限制了使用范围,因此,目前,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无创、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
  经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诊断准确率方面,研究组是98.33%,对照组是8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期间,磁共振影像检查较CT更优,其在一定程度上将漏诊及误诊等排除,而且结果准确率较高,为现阶段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数据参考。除此之外,磁共振影像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等特点,检查期间,其无需电离辐射,不会负面影响患儿脑组织发育,与此同时,磁共振影像能够将颅内内部结构清楚的反应出来,显示异常变化状况,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3]。特别是在医学飞速发展和无创技术显著提高的同时,低场强磁共振影像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结构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检测费用,而且能够很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除此之外,磁共振技术不断完善,疾病诊断期间,利用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扫描,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弥散系数及弥散加权成像等科学、合理的判断病变程度,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尽管CT能够将病灶时间状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例如脑室发育状况、颅内是否出血及病灶位置等,但是其很容易收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误诊及漏诊等现象,因此,CT可被视为辅助诊断工具。具体检查期间,需要联合血气指标及Apgar评分等,以此避免误诊及漏诊现象的发生。而磁共振影像能够有效弥补CT诊断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
  总而言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期间,磁共振影像诊断准确率较CT更高,其可以将患儿病灶位置及具体状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为良好的诊断提供重要数据。
  参考文献
  [1] 宋贝, 姚宝珍. 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10):2252-2255.
  [2] 鲁洪, 张来安, 郭玉君.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5):797-800.
  [3] 刘学嘉, 季洋, 赵青松,等. 弥散加权成像及1H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23):4475-44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5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