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中医偏颇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中医偏颇体质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03月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12例受检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测定其体重指数,分析中医偏颇体质。结果: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与非血瘀质、非阳虚质、非气郁质的体重指数差异显著(p<0.05);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与体重指数表现为正相关(p<0.05)。结论:体重指数越高,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的形成风险就更大,临床需加强预防,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体重指数;中医偏颇体质;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肥胖/超重发生率逐年呈攀升态势[1]。本次研究以312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探讨中医偏颇体质,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为312例健康体检者,接收的时间均为2018年11月--2019年03月,其中男性观察对象94例,女性观察对象218例,年龄19-95岁,平均(47.2±14.3)岁。均知晓本次研究意义,已经签署同意书;身心情况良好。排除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器质性疾病比较严重且正在接受治疗、临床资料不全、不满18岁的受检者。
1.2 方法
(1)体重指数BMI判定标准,即:体重/身高=BMI。根据WHO提出的亚洲成人体重分级标准,将观察对象的体重指数分为6组,即BMI<18.5(偏瘦)、BMI为18.5-22.9(正常)、BMI为23-24.9(超重)、BMI为25-26.9(肥胖)、BMI为27-29.9(Ⅰ度肥胖)、BMI>30(Ⅱ度肥胖)。(2)中医偏颇体质判定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分会所提出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析观察对象的中医偏颇体质,包括平和质(阴阳平衡体质)以及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瘀血质、特禀质。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例(%)]描述计数资料,予以X2检验;(x±s)描述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中医偏颇体质阴阳两组BMI对比见表1
2.2 中医偏颇体质与BMI相关性见表2
2.3 中医偏颇体质与不同BM的Logistic分析见表3
3 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肥胖/超重人口数量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增多。“体质”一词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根据形神统一思路,《黄帝内经》对人进行了综合分类。比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通天》中,描述了阴阳二十五人、五态人的心理特征、形态特征。中医体质内容体系并未统一,多散见于相关文献、医著。王琦教授于上个世纪70年代对中医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9种中医体质,即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2]。中医体质的形成与人体内外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包括先天因素,而且还包括情志、环境、饮食等后天因素。过于肥胖者因为其机体聚集浊脂,影响脏腑经脉,妨碍气血运行,更甚至减弱脏器功能。故而BMI可量化判定肥胖/超重的主要指标。
本文观察发现,阳虚质与非阳虚质体重指数差异显著(p<0.05)。中焦阳气虚损而导致机体阳气不足,脾胃气血、运化之力减弱,水谷精微难以生成精血,久而久之在人体内蓄积痰浊、膏脂,最终形成肥胖之体。另外,摄食功能异常也会导致肥胖。故而临床诊治时,主张益气、温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血瘀质、气郁质与非血瘀质、非气郁质的体重指数差异显著(p<0.05)。肝喜条达,主疏泄,调节三焦气机,畅通中州。肝与津液、水湿运行有关,气郁者,由于肝气无法排解,累及脾脏,影响脾运,进而形成肥盛之体,胆汁排泄取决于肝气疏泄,肝气郁,阻碍胆汁正常排泄,久而久之积聚形成肥胖[3]。气郁影响血运,久而久之血瘀壅阻而生成膏脂,或者是因为血瘀影响气行,水湿运化困难,使经脉受阻而形成肥胖。另外还发现,BMI指数越高,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的形成风险就越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会因此而不断提高。对此,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超出正常BMI范围的健康体检者,建议其合理饮食、运动,以此来降低体重,积极预防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胡维维,汪玉洁,梅珊,等.1150名大学生中医体质辨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79-81+87.
葉子怡,陈恒,李小燕,等.中医体质类型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体检结果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03):32-36.
黄沁,孙世宁,何丽清,等.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6):1365-13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