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配合针刺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蒙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5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8例按照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接受蒙药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配合针刺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该方法体现蒙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优势。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蒙医辩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周围性而神经麻痹是临床多发常见疾病。蒙医认为由于三根失衡为内因导致气血失调经脉淤滞、经脉自身功能受到损害。临床中我们侧重传统蒙医药的辨证分型:“赫依奇素”型、“希拉奇素”型、“巴达干赫依”型、“混合”型等四个类型加以蒙医药治疗效果显著[1,2]。本次研究则是对56例使用蒙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效果做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5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由临床诊断,判断其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其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6.9±6.5)岁;病程为24h~1年,平均病程为0.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蒙医辨证分型[2]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具有一侧而部表情肌肉瘫痪的症状,以外治疗组依据蒙医辨证分型:①“赫依奇素”型:多伴头部或骨关节及肌肉的刺痛、眩晕耳鸣,病变演变较不稳定,脉象空或浮,舌红少苔,尿无色、泡沫多;②“希拉奇素”型:伴而红口赤、口苦咽干、头痛或而部疼痛剧烈,病变演变较稳定,脉象细数或紧,舌黄苔腻,尿黄偏深、气味浓;③“巴达干赫依”型: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头部或而部沉痛,病变演变较缓慢,脉象沉或缓,舌淡苔腻,尿清、无色;④“混合”型:可出现以上三型的任何症状。
1.3 治疗方法
①观察组 以上四型均用蒙药额日敦鸟日勒15粒丸早服,一日一次;睡前,查格都日,9~11粒,日一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穴位选择:主要穴位有翳风、阳白、地仓、太阳、承浆、四白、迎香、下关、颊车等。“赫依奇素”型加配足三里、合谷、风池;“希拉奇素”型加配行间、听宫;“巴达干赫依”型加配足三里、太冲;“混合”型加配足三里、百会。实施操作:应用直刺或平刺手法日行一次常规针刺治疗的同时治疗“赫依奇素”型则在加配穴位上给予针柄酒精烧针,每lOmin烧1次,lmin/次。在治疗“希拉奇素”型时,选择颊车或下关穴以蒙医放血疗法常规采血1~2次;治疗“巴达干赫依”型时在加配穴和颊车或下关穴上行蒙医常规隔姜灸治疗两天一次;“混合”型则根据病情可采取以上方法。
②对照组 常规西药治疗。1、激素治疗,强的松,30mg/次,1次/d,口服,一周后剂量减一半,再一周后停药;2、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2片/次,5次/d,口服,连续2~3周;3、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地巴唑10mg,1次/d;4、营养神经治疗,甲钴胺片(弥可保)1mg, 3次/d。
1.4 疗效标准
①治愈:治疗2周内症状消失、表情肌肉運动完全恢复正常;②好转:治疗两周内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说话及谈笑时唇角有歪斜,额纹和鼻唇沟仍然未完全恢复;③无效:治疗两周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P<0.05表明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 讨论
周围性而神经麻痹属蒙医“霍英”病范畴[3],是指在机体自身整体情况和病变内因为基础的蒙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结合蒙医放血、灸疗、温针等特色治疗方法快速达到通窍活络、活血化癖的作用,在病变神经的修复和三根的有机平衡的再度修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体现了传统蒙医药的简便和疗效显著特点。
参考文献
额尔登,乌敦高娃,图门其其格.蒙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49.
白清云.中国百科全书· 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92.
康右周.综合治疗面瘫60例体会[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0,31(8):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