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采血在护理中的问题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所有患者进行真空静脉采血,并对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给予观察组患者行采血过程的防范措施。对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溶血、晕针、皮下淤血以及血流不畅等,实施防范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靜脉采血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非常多,将防范措施运用在采血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有关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 真空静脉采血;护理问题;防范对策
  就真空负压静脉采血而言,其是现阶段医疗机构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新的采血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的操作特点,能够让医患双方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感染。然而在具体的临床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是看中技术操作,却忽视了对细节问题的掌握,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同时,还对标本的化验结果造成影响[1]。本文主要对真空负压静脉采血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血液检验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6 - 81岁,平均(36.55±4.39)岁。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18 - 80岁,平均(35.69±4.88)岁。鉴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方法: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进行Styrileeo真空采血系统对血液标本进行获得。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护士自身及用物准备。采血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治疗盘内备,PE手套、正确型号的采血管和采血针、胶贴,检查采血管及采血针的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抗凝管内抗凝剂是否适量。②确认患者身份,标识采血管。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包括病情和化验的项目等方面,将条形码表1 两组真空静脉采血的并发症发生率(n)贴于采血管上。③做好解释,稳定情绪,安置体位。向患者交代采血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理解配合,协助患者取正确舒适的体位,采血肢体应脱掉厚紧的外衣。④选择穿刺静脉。最好是浅表有弹性、粗、直的外周静脉,如肘正中静脉。⑤止血带的使用、皮肤消毒及穿刺程序。在穿刺点上2.5 -3 cm处松紧适宜地扎上止血带,然后以穿刺点为中心一顺一逆消毒2遍,消毒范围≥5 cm,待皮肤晾干后取出采血针,针头和皮肤表面呈15°- 30°的倾斜角实施穿刺,回血之后选择胶带固定针柄,将采血针的另一端刺入真空负压采血管,待血液停止流动或适量后分离采血管,如是抗凝管分离后立即180°颠倒混匀5-8次。⑥多管采集顺序。在采血过程中,要先将采血针刺入血培养管中,其次是血清管中,最后是全血管中。⑦血液采集结束后,要解开止血带,运用带护垫的胶贴置于穿刺点,指导病人或家属轻轻按压穿刺点迅速拔针,嘱按压5 - 10 min,避免发生出血或者感染的情况。在完成采血工作后,护理人员要对对照组的患者在采血中间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将该措施运用在观察组的患者中,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护理问题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在计数资料上用率进行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真空静脉采血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在真空静脉采血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上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就真空静脉采血来说,这是目前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大量运用。但是,这一技术在采血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干扰,影响标本检验质量[2]。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采血过程中实施相关防范措施可以提高一次采血的成功率,而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接下来对其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一是溶血:主要是因为消毒液未待干,进针的位置不准确,采血量不充足,添加剂浓度较高等。这一问题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消毒后要待干;其次,针头和真空采血管大小要注意适配度[3];然后,不能在水肿部位为患者采血;最后,注意轻柔地对采血管进行颠倒,使得血样和添加剂之间充分混匀。
  二是皮下淤血:主要原因是指采血完成后护理人员按压的是皮肤进针处,不是血管的进针处,或是按压的时间太短,力度比较轻等。预防措施主要有:①护理人员要促进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在穿刺时注意快、准、稳;②要在采血前告诉患者按压方法;③当患者的血管较细,就要先热敷,再穿刺[4]。
  三是晕针:主要是因为患者过于紧张和恐惧,导致其内脏血管突然扩张,大脑中供血不足等。预防措施:采血前简单地告知患者采血过程,采血中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缓解紧张情绪。
  四是血流不畅:主要原因在于采血针头的斜面与血管壁紧贴,或是采血管中的真空度不足等。预防措施:对采血管进行更换,或者是转动针头,让患者用力握拳等。
  五是医源性污染:是因为采血管中的负压不足,残留在采血针中的血液不能进入到采血管中,引发污染。预防措施:采血人员必须戴无菌手套和口罩,在采血结束后,松开止血带,将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分离后拔出针头。
  六是针头脱出:是因为针头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更换采血管过程中力度过大造成的。预防措施:对针头进行妥善固定,更换采血管时把握好进针的力度。
  参考文献
  [1]于野.门诊真空静脉采血的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89-290.
  [2]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领航QC小组.降低住院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率[J]中国质量,2017,(6):97-109.
  [3]谢瑞玲,姚杰.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2705.
  [4]蔡金金,周松飞,马春波门诊真空静脉采血的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30):296-2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1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