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4名在职护理人员, 2015年1~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 2016年1~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 比较实施前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19.60%,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71.4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感、品管圈手法应用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 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及团队凝聚力,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112
活体组织病理检验是疾病诊断重要手段, 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对离体标本的妥善保管与处理为病理检验提供合格材料, 是准确诊断疾病的前提[1]。如何有效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点。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质控方法, 在较多领域中均有运用。本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中, 现将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科室在职护理人员14名作为研究对象, 男2名, 女12名;年龄21~48岁, 平均年龄(32.17±5.28)岁;学历:本科11名, 大专3名;职称:主管护师1名, 护师7名, 护士6名。
1. 2 方法 2015年1~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 2016年1~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 具体方法为:①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自觉自愿、层级搭配、科学选取原则选择团队成员共14名, 并分配圈长、副圈长、督导、秘书及统计员等职务。②主题选定:参阅相关资料及文件, 通过头脑风暴形式对品管圈主题予以讨论, 最终选定“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 并确定圈名为“保标圈”, 设计圈徽。③拟定活动计划:对品管圈活动需要完成的项目, 完成每个项目所需时间及各项目的负责人予以明确, 并将活动计划制作为表格。④现状把握:对前1年各月份的标本留置情况予以调查, 发现标本合格率较低, 以鱼骨图形式分析、总结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较低的原因, 主要包括:a.密封条封闭性差;b.标本袋型号不全;c.术后物品处理未能优先处理标本;d.对及时固定标本重要性认识不足;e.手术间布局不合理;f.标本固定液放置位置少;g.固定标本处位置狭小, 等候时间久。⑤目标设定:根据现状, 并结合品管圈能力, 将目标设定为: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提升≥36%。⑥拟定对策:针对合格率较低的原因, 拟定针对性解决对策, 如术后物品处理未能优先处理标本, 可通过优化工作流程, 在术后优先固定标本;如对及时固定标本重要性认识不足, 可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及再培训等, 强化意识。⑦对策实施与检讨: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方法, 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流程完成对策实施与检讨, 并总结此次活动成果及不足, 探讨未來努力方向。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有形成果, 即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固定时间<30 min)。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 即无形成果, 包括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感、品管圈手法应用, 每项分值范围0~10分, 分值越高, 成果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19.60%,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71.4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感、品管圈手法应用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外科疾病诊断中, 活体组织病理检验是金标准, 正确、妥善留置病理标本是手术室安全目标之一。研究发现, 若术中离体组织暴露时间过长, 可出现变性、脱水, 从而造成标本不合格, 最终影响诊断准确性[2]。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需最大程度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 使标本从离体至固定所需时间<30 min[3]。
品管圈是指由互补、相近或相同性质工作的人员, 在自愿条件下组成的活动团队[4]。作为一种质控方法, 品管圈活动可根据一定程序集体合作, 通过科学手段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5-8]。目前, 品管圈活动在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运用。
本研究以14名科室在职护理人员组成小组, 实施以“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 通过拟定计划对活动的进程及职责予以明确;通过把握现状, 总结对合格率较低的原因;通过目标设定突出活动重点;通过拟定详细对策使活动得到落实, 最后对对策予以实施与检讨[9-13]。结果显示,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19.60%,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为71.4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感、品管圈手法应用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提示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 同时能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提升团队凝聚力。 综上所述, 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术中离体标本固定时间合格率, 同时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娟妮, 李晓玲. 系统干预在缩短手术病理标本固定及送检时间中的应用.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 15(10):183-184.
[2] 许晨耘, 柯雅娟, 陈茹妹, 等.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1):20-23.
[3] 周丽萌, 徐建萍.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4):73-76.
[4] 孙晓敏.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科化验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4):510-511.
[5] 付丽平, 余丽华, 黎慧, 等. 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3):323-324.
[6] 杨晓容, 柳容, 尹晓林.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病理标本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医药前沿, 2017, 7(2):377-378.
[7] 杨红梅, 郭俊艳, 王兴萍, 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中華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5):577-579.
[8] 周雪华, 黄瑞珠. 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3):73-75.
[9] 王晓燕, 李腊梅, 张艳妮, 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床血标本合格率中的效果评价. 健康之路, 2016(9):64.
[10] 江萍.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3):87-89.
[11] 赵月晖, 张宏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吉林医学, 2015(17):3932-3934.
[12] 周廷梅, 陈飞, 杨晓红, 等. 品管圈活动在血液标本采集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医生, 2015, 21(8):226-228.
[13] 徐青, 曹志刚.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12):1695-1697.
[收稿日期:2018-09-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