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6例宫外孕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 腹痛、腹部包块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有效降低了血β-HCG水平, 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 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 宫外孕;保守治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 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宫外孕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 病情较为凶险, 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引起腹腔大出血, 甚至导致休克, 严重者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近年来, 宫外孕保持较高发病率, 且未婚或尚未生育者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因此, 在宫外孕的临床治疗中选择最佳治疗措施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治疗宫外孕的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更倾向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及生理结构, 是宫外孕治疗的常规选择[2]。甲氨蝶 呤、米非司酮是宫外孕保守治疗的常用药物。本文以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单独使用甲氨蝶呤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宫外孕患者,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宫外孕诊断标准;②血β-HCG水平>3000 U/L; ③B超检查显示附件包块, 包块直径<3.6 cm;④符合保守治疗指征, 生命体征稳定, 无破裂、腹腔出血等。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3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27.91±3.90)岁;31例有停经史, 平均停经时间(42.68±6.82)d。对照组患者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28.04±3.99)岁; 29例有停经史, 平均停经时间(41.53±6.7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 50 mg/次, 1次/d, 连续治疗4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 50 mg/次, 2次/d, 连续治疗4 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注意卧床休息, 密切关注生命体征, 并做好保守治疗失败急诊手术的准备。保守治疗开始后每3天复查血β-HCG水平, 直到降至正常范围。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β-HCG水平、临床症状(腹痛、腹部包块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下降、皮疹脱发)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水平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 腹痛、腹部包块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外孕即异位妊娠, 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及盆腔炎症等为其高危因素。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居多, 因输卵管壁、输卵管内壁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较薄, 当孕卵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输卵管破裂大出血。因此, 宫外孕作为产科常见急腹症, 死亡率较高, 严重威胁着育龄期妇女的生命健康。随着β-HCG水平检测等实验室检测方法及B超检查技术的成熟, 大部分宫外孕可获得早期诊断, 给保守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保守治疗在宫外孕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不仅避免了手术创伤, 降低了因手术操作引起或加重盆腔粘连的可能性, 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还可增加患者再次妊娠的机会[3]。
  甲氨蝶呤是宫外孕保守治疗的常用药物, 属于嘧啶类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可阻断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 抑制了嘌呤与嘧啶的合成, 同时使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蛋白质合成受阻, 进而抑制胚胎和滋养细胞的发育、分裂, 进一步使局部胎盘绒毛膜变性坏死, 最终使得胚胎组织停止发育并坏死脱落[4]。甲氨蝶呤具有可靠的杀胚作用, 因其不破坏输卵管壁组织, 且不会对输卵壁的恢复造成影响, 适用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甲氨蝶呤存在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骨髓抑制等, 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用药剂量进行监测。米非司酮则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具有高亲和力, 具有抗排卵、抗着床、抗黄体及诱导子宫内膜出血的作用, 通过有效抑制孕酮活动, 使孕酮的受体组织发生蜕膜组织变性、水肿、坏死, 导致胚胎死亡, 而达到药物流产的效果[5-8]。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 腹痛、腹部包块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可知, 因药理作用不同,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起到了协同治疗、优势互补, 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且无明显的全身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疗效确切, 有效降低了血β-HCG水平, 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张佃云, 褚树枝.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8):855-857.
  [2] 杨朝秀.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8):66-67.
  [3] 金欣爽.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6(9):82-83.
  [4] 朱国文.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7):88-89.
  [5] 宋敏.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评价. 当代医学, 2014, 20(24):33-34.
  [6] 张敏.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20):125-126.
  [7] 王晨艳, 党燕. 探索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4(3):89.
  [8] 陈艳琳. 探究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的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3(4):2204-2205.
  [收稿日期:2018-1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