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方法 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每组15例。参照组患者实施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参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能够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压力性尿失禁;效果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腹压增高的同时尿液不受控制、自主性的从尿道流出, 该病症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中[1], 临床表现多集中在尿急、尿频症状,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2]。本研究通过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41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57.21± 7.85)岁;病程2~15年, 平均病程(7.44±2.59)年。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小40岁, 最大82岁, 平均年龄(56.88±3.61)岁;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7.25±2.9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测试尿动力并进行常规检查, 确保无手术禁忌症状、脏器功能正常, 同时保证患者在术前7 d内均使用欧维婷软膏对阴道部位进行涂抹, 待手术前1 d, 使用碘伏消毒液对阴道部位进行冲洗, 确保阴道清洁卫生, 且所有患者均在连续腰硬麻醉的基础上选择膀胱截石位, 并于术后留置导尿管。
  1. 2. 1 参照组 患者实施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待尿道、阴道壁从内侧至外侧进行分离后, 使用弧状穿刺针从患者阴道前壁开始进行切口, 随后绕至双侧耻骨后降支;然后在闭孔中侧穿入后并在患者的大腿根部收肌群中穿出;最后使用吊带对患者尿道中段进行悬吊。
  1. 2 观察组 患者实施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在患者尿道口下方1.5 cm左右处进行纵向切口, 切口长度为1.5 cm, 用弯剪刀侧向45°角锐性分离右侧阴道黏膜至耻骨体和耻骨下支结合处, 同时分离左侧阴道黏膜, 用蝶翼引导器插入右侧阴道黏膜下分离通道中, 直至导针通过耻骨下支并进入闭孔膜开口中, 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悬吊术(TVT-O)螺旋导针沿蝶翼引导器腔旋转插入分离后的通道中, 向内推装置使其轻轻穿过闭孔膜, 取出蝶翼引导器, 旋转予尿道口水平腹股沟外侧2 cm处旋出引导针, 退出无张力阴道悬吊术(TVT)引导针, 并引出TVT吊带;同时处理左侧。调整吊带松紧度至合适位置随后膀胱注入300 ml生理盐水, 在耻骨联合上方轻压膀胱, 尿道口有少量液体溢出, 用2/0可吸收线锁边缝合阴道前壁, 紧贴皮肤剪去多余TVT吊带, 最后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皮肤缝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即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 可自控排尿;有效即患者主观上认为病症好转, 腹压增加下尿液减少;无效即病症无好转或恶化[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統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参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以往研究显示, 如果女性年龄>40岁, 其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22.69%[4], 且该病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 临床中多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即通过手术改变患者盆底肌结构, 从而将患者的自主性控尿能力提高, 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几率[5]。其中,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由于其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6, 7]。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实施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 能够在减轻患者病痛同时加快恢复速度, 且手术出血量方面更易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参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相比于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来说, 改良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能够在明显缩短治疗时间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 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清, 裴慧慧, 姚书忠. 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8例疗效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2):120-123.
  [2] 崔守玉. 膀胱颈悬吊术与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 14(5):88-90.
  [3] 王云华. 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 26(4):1115-1116.
  [4] 徐玲玲, 沈宇飞.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疗设备, 2014, 29(12):133-135.
  [5] 李卫林, 卢子文, 李飞平, 等. 无张力尿道悬吊改良术与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28):2238-2240.
  [6] 钟小明, 陈智彬.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传统法和改良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比较.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7, 22(7):513-516.
  [7] 江长琴, 梁朝朝, 张翼飞, 等.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7):551-553.
  [收稿日期:2018-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