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3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肌瘤剔除组)与33例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肌瘤组手术时间(43.16±8.23)min较对照组(26.15±6.17)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无手术禁忌证,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在妊娠分娩过程同时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2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随着高龄、晚育的产妇增多及B超的普遍应用,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然而对在行剖宫产时是否应对肌瘤予以剔除一直存有争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0.3%~7.2%,肌瘤可以發生在子宫的各个部位。^([1])近年来,已经有很多资料证明了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经过顺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3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肌瘤剔除组)与33例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肌瘤剔除组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29岁,孕周34~42周,平均38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15例。术前即发现子宫肌瘤者9例。有产科剖宫产指征12例,因患肌瘤放宽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术8例,因社会因素剖宫产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2,平均年龄29岁,孕周34~43周,平均38周。2组年龄、孕周和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剖宫产及肌瘤剔除术方法: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肌瘤剔除组首先进行剖宫产,剖宫产切口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如下段有肌瘤尽量避开,娩出胎儿胎盘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常规探查宫腔,如为黏膜下肌瘤可经此切口予以切除,近切口处瘤体,不再另行切口,经此切口剔除,全层缝合关闭瘤腔,再缝合子宫切口。^([2])其他肌瘤剔除前先缝合子宫切口,再剥除肌瘤。剔除肌瘤前长见缩宫素100μg静脉注射,于瘤体突出处纵形、横形或斜形切口直达瘤核,钝性分离瘤体并剔除,基底部缝扎,间断8字缝合子宫切口,2组均视子宫收缩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其他宫缩剂。2组常规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胎儿娩出后1次,术后2~3d。胎儿娩出后当天缩宫素20IU静脉滴注。
  2 结果
  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产褥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发病率据报道为0.3%~7.2%,但其实际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因肌瘤不发生变性、疼痛,一般无症状,易被医生及患者所忽略。^([3])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术中探查发现子宫肌瘤者日益多见。医学界对于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剔除肌瘤,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与单纯剖宫产组相比,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手术难度大,而且子宫大,手术视野暴露不满意,加上肌瘤与周围界限不清手术较为困难,易引起大出血。本研究认为,应根据剖宫产术中具体情况来决定,在谨慎选择病例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本文研究中根据肌瘤大小及部位注射缩宫素、直肠置卡前列甲酯栓和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有效促宫缩,肌瘤大小并不影响术中出血量。本次研究2组患者指标比较相近,说明目前对剖宫产术中发现的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可行剔除,这样既避免了分娩后子宫肌瘤影响子宫缩复、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褥感染率,同时又可终止肌瘤继续发展及恶变,符合早期治疗原则。开始肌瘤剔除术前,常规应用宫缩药物,确保子宫收缩状况良好;对肌瘤部位周围的怒张大血管,可以在肌瘤剔除前予以切断缝合,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血;在切开肌瘤包膜时,注意留下足够的浆膜层以备肌层缝合后的浆膜化用;剥离瘤体时,要注意瘤体与包膜间的层次,减少剥离过程中的出血;在剥离过程中,对包膜部位和肌瘤的营养血管以及出血点逐个钳夹止血;当整个肌瘤被剔除,肌层缝合前,最好采用可吸收的细线对出血的血管行单独缝合止血。切忌盲目追求手术速度,在无止血操作下硬性剥离瘤体,以致剔除后的创面出血较多或难以缝合止血,甚至导致子宫切除,或是勉强缝合后遗留囊腔积血,导致感染。此外,应仔细缝合留有足够的宽度,以免术后瘢痕愈合不良,再次妊娠时发生瘢痕破裂。
  参考文献
  宋雪凌,杨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J].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4):309-311.
  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2-887.
  苏应宽,徐增祥,江森.实用产科学[M].第2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8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23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