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7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患者均接受降血脂等常规治疗以及介入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 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介入术后复发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 患者的跛行距离(284.5±17.8)m明显长于治疗前的(138.2±17.1)m, ABI(0.85±0.0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42±0.1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介入术后复发21例, 复发率为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 纤维蛋白原升高、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均为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采取有效的降脂、戒烟以及降糖措施, 可降低术后病情复发率。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3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病理表现为血管狭窄、闭塞等, 容易引发坏疽、肢体缺血性溃疡等表现, 介入治疗可减轻外科手术创伤, 治疗效果理想[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6年5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排除恶性肿瘤患者、重度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其中男39例, 女33例;年齡42~86岁, 平均年龄(58.6±5.8)岁;病变动脉:27条腘动脉及以下血管、19条股动脉、32条髂动脉。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脂、血糖、血压控制治疗以及抗血小板治疗, 同时配合介入治疗, 为患者实施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手术前为患者行下肢血管造影以了解其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情况, 并采取球囊扩张方法。将微球囊置入患者膝下动脉并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患者健侧股动脉置入6F导管, 5F造影导管自患者下肢动脉狭窄部位穿过, 置换加硬导丝后将球囊导管跟进, 确定下肢静脉具体闭塞情况以及狭窄情况后进行扩张, 若扩张后动脉狭窄率仍>30%, 则需要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3]。若患者出现完全性闭塞则需要应用血栓旋切术进行血管疏通治疗, 然后进行内支架置入治疗, 术后为患者提供抗凝治疗[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跛行距离、ABI, 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介入术后复发相关影响因素。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后, 患者的跛行距离(284.5±17.8)m明显长于治疗前的(138.2±17.1)m, ABI(0.85±0.0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42±0.1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介入术后复发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72例患者介入术后复发21例, 复发率为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 纤维蛋白原升高、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均为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引发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下肢动脉受损, 进而引发下肢供血不足影以及动脉狭窄、闭塞等病变。近年来, 我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国外>75 岁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接近20%[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占所有截肢患者的 40%~60%[6]。依照不同病变血管解剖位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分为膝下动脉病变、股腘动脉病变以及髂动脉病变, 会导致患者下肢功能严重受损, 病情严重者甚至会面临截肢以及死亡等风险。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介入治疗以及血管旁路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重复性强、创伤小等特点,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恢复速度较快。
  此次研究中, 治疗后, 患者的跛行距离(284.5±17.8)m明显长于治疗前的(138.2±17.1)m, ABI(0.85±0.07)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42±0.1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介入术后复发21例, 复发率为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 纤维蛋白原升高、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均为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作为血液中重要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及早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得到降低。高血糖会引发血小板功能异常、激素水平异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 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吸烟易加大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以及靶病区病变血管重建率。
  综上所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为了降低术后病情复发率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降脂、戒烟、降糖措施, 指导患者适量运动, 使术后病情复发率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一强, 王天玉, 杜丽娟. 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4):4048-4049.
  [2] 任洪, 晏明鹏, 陈杰, 等. 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3):51.
  [3] 马红云. 下肢动脉硬化肢体闭塞症介入术后中药涂擦护理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1):224-225.
  [4] 张海龙.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外医疗, 2016, 35(32):46-48.
  [5] Diehm C, Schuster A, Allenberg JR,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co-morbidity in 6880 primary care patients:cross-sectional study. Atherosclerosis, 2004, 172(1):95-105.
  [6] Claesson K, K?lbel T, Acosta S. Role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 and concomitant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ternational Angiology, 2011, 30(4):349-358.
  [收稿日期:2018-0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