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概括分析溶血对临床几种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 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皆采集5 ml血液标本, 并按照计算机表法随机分成溶血组和非溶血组, 各50例。非溶血组血液不做任何处理, 溶血组血液以人工方法来溶解。比较两组标本血清中的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结果 溶血组溶血标本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和钾离子分别为(49.3±5.6)U/L、(80.5±9.2)g/L、(47.4±5.3)g/L、(6.3±0.5)mmol/L, 均明显高于非溶血组的(25.4±4.6)U/L、(65.3±7.1)g/L、(40.1±3.6)g/L、(4.0±0.3)mmol/L, 葡萄糖为(4.3±0.4)mmol/L, 明显低于非溶血组的(5.7±0.5)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钠离子和氯离子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对较多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都有显著干扰, 针对于此, 应严格控制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血清标本溶血的因素, 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
  【关键词】 溶血;生化;检验;指标干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42
  溶血又被称为红细胞溶解, 具体是指红细胞破裂, 促使血红蛋白逸出红细胞这一现象[1]。很多理化因素与毒素都会诱发溶血, 体外因素如突然性的低温冷冻、低渗溶液等皆会导致溶血, 而溶血之后的血小板、白细胞等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会对各项检验指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溶血现象的频繁出现会直接影响到检验报告的精准度, 影响到检验结果快速、精准得出, 不利于指导临床疗效方案。因此, 本文就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来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皆采集5 ml血液标本, 并按照计算机表法随机分成溶血组和非溶血组, 各50例。溶血组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34.6±7.3)岁;非溶血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22~53岁, 平均年龄(35.1±7.4)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空腹状态下, 于清晨抽取其5 ml的血液标本, 分别置于两支试管当中, 2.5 ml/支;非溶血组血清在采集之后1 h, 以1200 r/min的速度进行持续10 min的离心操作, 分离出不溶血血清, 以肉眼来观察血清, 确保血清里面不含有脂浊和黄疸, 另外取出1 ml的血清作为非溶血血清标本。溶血组血清则放置到-40℃的低温冰箱当中, 冻结30 min后, 取出融化, 在与非溶血组相同的条件下做离心、分离处理, 作为溶血血清标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两份血清标本做生化检测, 对比几项重要的生化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肌酐、钾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溶血组溶血标本谷草转氨酶、總蛋白、白蛋白、钾离子均明显高于非溶血组, 葡萄糖明显低于非溶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钠离子和氯离子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医学的临床检验当中, 血液生化检验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 所得结果可以为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关键的数据参考。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应用虽然从理论上可以降低误差率、提高检验结果精准度, 但是结合实际操作, 还是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其中溶血是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因素。因为红细胞自身存在着较大的脆性, 所以当进行血标本收集和分离操作时, 一旦操作失误, 便会导致标本发生程度各异的溶血, 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2]。总结来看, 造成溶血的主要因素如下:①血细胞中有高浓度的成分逸出, 提高测定结果;②当血细胞成分进入到血清中, 会由于化学反应的发生而致使其他物质浓度发生改变;③血红蛋白(Hb)对比色分析造成干扰[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溶血组溶血标本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钾离子均明显高于非溶血组, 葡萄糖明显低于非溶血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钠离子和氯离子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当血清标本发生溶血之后, 会提高血清当中谷草转氨酶的活性, 使得溶血标本结果要比未溶血标本高;溶血的发生之所以会对总蛋白、白蛋白产生影响则是因为红细胞的破裂, 血蛋白会从红细胞中逸出造成的;溶血后, 血清当中的葡萄糖检测结果降低, 是由于在葡萄糖检测反应当中的两步反应皆是氧化反应, 溶血发生后, 随着两种酶进入到血清当中, 会给葡萄糖检测反应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 继而降低葡萄糖浓度。另外, 血细胞里面含有高浓度的钾离子, 溶血的出现会促使血细胞当中的钾离子释放, 致使血清当中的钾离子升高, 而这一影响是不可避免的[4-7]。溶血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护理工作者或者是检测工作者缺乏临床经验或者是粗心马虎所导致的人为失误, 是有可控性质的。通过对有关工作者加强培训, 严格强调按照既定规范进行操作, 切实落实个人责任, 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规避掉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溶血问题。另外也要注意对采集标本的妥善保管, 以防止温度太高或者是太低造成的不良影响, 血液在运送时要切忌震荡, 以防止红细胞破裂溶血[8-11]。综上所述, 溶血对较多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都有显著干扰, 应严格控制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血清标本溶血的因素, 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 谢晓婷, 毛凌哲. 溶血对11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分析. 检验医学, 2015, 30(10):1002-1003.
  [2] 龚正.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3):406-407.
  [3] 陈永红. 浅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11):54-55.
  [4] 刘胜峰, 刘玉玲, 潘效营. 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z1):192-193.
  [5] 杨焱, 杨文艳.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7):103.
  [6] 杜爱国.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9):150-151.
  [7] 李凤兰.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淮海医药, 2016, 34(3):323-324.
  [8] 刘洪莉.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临床研究, 2017, 25(2):35-36.
  [9] 冼永浩.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5, 28(6):56.
  [10] 孙丽莹.临床溶血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干扰与原因及应对方法.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58):152,160.
  [11] 张佳婕.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医药前沿, 2016, 6(13):128-129.
  [收稿日期:2018-07-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