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视频头脉冲试验应用于周围性眩晕患者意义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性眩晕患者由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具体眩晕类型分为良性外周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其他外周组(非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每组44例;并以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均通过vHIT进行检测来得到3对半规管平面前庭眼反射(VOR)增益值及其相应不对称值。比较三组VOR增益值及相应不对称值, 并观察增益不对称值定性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6个增益均值都与1相接近, 其3个相应增益不对称值均<10%;与对照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良性外周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益不对称值定性方面, 对照组均正常;良性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41例和3例;而其他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5例和39例, 敏感度为88.64%。结论 vHIT可通过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值来对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做出评估, 进而起到对外周性眩晕的鉴别作用。
  【关键词】 视频头脉冲试验;周围性眩晕;前庭眼反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39
  眩晕在临床上很多与前庭系统病变有关, 其主要特征为短时间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感, 同时眼球还可能会有震颤和跌倒感[1]。vHIT是一种通过让受检者佩戴视频眼罩来评估VOR的一种新手段, 其是由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test, HIT)发展而来[2], 对受检者进行高频刺激(快速、被动、低幅、高角加速度、不能预知的转头), 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记录分析患者的6个半规管的前庭功能[3]。而有研究表明[4]由vHIT测定VOR结果与巩膜探索线圈相符(行业金标准, 但该方法为创伤性检查无法被推广), 因此, 本研究将vHIT试验运用于周围性眩晕的检查中, 通过和健康体检者做对比得出vHIT对周围性眩晕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具体眩晕类型分为良性外周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其他外周组(非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每组44例;并以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他外周组中有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患者各18例,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6例, 带状疱疹患者2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周围性眩晕;患者眼球无活动障碍且均能对目标物进行注视;③患者均不存在颅内手术史;④患者心功能正常, 无颈部活动受限。对照组男女比例26∶18, 年龄最小41岁, 最大72岁, 平均年龄(56.15±7.13)岁;良性外周组男女比例17∶27, 年龄最小42岁, 最大76岁, 平均年龄(56.31±7.78)岁;其他外周组男女比例20∶24, 年龄最小44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58.46±8.25)岁。三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外周组眩晕患者均是眩晕发生7 d内以vHIT试验仪(丹麦尔听美公司)进行检测:①左水平/右水平半规VOR增益及相应不对称值的获得:受试者以水平半规管测试时需要在视靶前端坐(距离视靶1.2 m)并平视视靶, 将配有摄像头和速度传感器的视频眼罩于受试者头部进行固定, 而检测者站其后面以双手控制其头部方向, 进行左右甩头(甩头方向及时间均不可被预测)。②左后/右前VOR增益及相应不对称值的获得:受试者头向左转45°, 眼睛仍然对原视靶注视(左右眼球均向右转)并于矢状面内进行上、下甩头。③左前/右后半规管VOR 增益及相应不对称值的获得:受试者将头向右转45°, 眼睛仍然保持注视原视靶(左右眼球均向左转)并于矢状面内上、下甩头。所有测试均为同1名医师操作(甩头动作必须超过20个规范动作, 不规范的动作会被计算机自动去除)。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5] 对三组受试者的增益值(增益值即为眼球运动速度/头部运动速度的比值)及增益值不对称值(双侧增益值差异的百分比)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水平增益超过(1.00±0.20)以及垂直增益超过(1.00±0.30)被视为异常;VOR增益不对称水平值>20%及VOR增益不对称垂直值>25%被视为异常(阳性), 增益减小侧的半规管功能损害越厉害相应的不对称值越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VOR增益值及相对应不对称值结果 对照组的6个增益均值都与1相接近, 其3个相应增益不对称值均<10%;与对照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良性外周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增益不对称值定性结果 在增益不对称值定性方面, 对照组均正常;良性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41例和3例;而其他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5例和39例, 敏感度为88.64%。见表2。
  3 讨论
  vHIT采用高频、自然的被动甩头刺激, 对头部和眼球的运动(3对半规管VOR增益值及相应的3个增益不对称值)进行客观测量和记录, 最终达到测试半规管高频动态功能的目的[6]。但并非所有外周性眩晕均有vHIT异常, 本组资料以前庭神经炎vHIT异常率最高, 且有水平及垂直半规管受损, 可区分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还是前庭上、下神经均受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vHIT异常率较低, 且均发生在后半规管, 这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而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受损轻微。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双温试验, 可检查水平半规管低频功能受损情况, 但对于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较少, vHIT不仅能检查水平半规管功能, 还能检查垂直半规管功能, 且可以定侧, 而不对称值又能将单侧前庭功能的损害程度予以体现, 因此, vHIT能够提高外周性眩晕患者检出率, 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 对外周性眩晕鉴别具有很大的鉴别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的6个增益均值都与1相接近, 其3个相应增益不对称值均<10%;与对照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良性外周组比较, 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 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益不对称值定性方面, 对照组均正常;良性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41例和3例;而其他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5例和39例, 敏感度为88.64%。应用前景较好, 很有可能成为诊治眩晕疾病新标准[7]。但是, 该方法在国内仍未广泛应用, 其仍需要大规模的试验进行作证。
  参考文献
  [1] 于新军, 孙宝梅.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眩晕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 25(5):351-354.
  [2] 高林溪, 林颖, 邱建华. 视频头脉冲试验临床研究进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5):554-558.
  [3] 张燕梅, 陈斯琦, 钟贞, 等.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眩晕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12):1053-1058.
  [4] 管琼峰, 张力三, 洪文轲, 等.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1):52-58.
  [5] 杨琼, 王建明. 视频头脉冲试验研究现状.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40(6):334-337.
  [6] 张艳, 张小宁, 茹姗.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鉴别前庭性偏头痛与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中的应用. 中国全科医学, 2016(6):738-742.
  [7] 林颖, 高林溪, 韩丽萍, 等. 正常成人水平半规管视频头脉冲检查参数及年龄分布特征.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13):1063-1065.
  [收稿日期:2018-07-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