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理饮食顺应自然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传统医学的顺应自然方法中,对合理饮食非常重视。
  一是重视定时定量
  在《吕氏春秋》里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这说明定时进食,对人有益处。《灵柩》里对不按时进餐所造成的影響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过饥过饱或过寒过热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素问》里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这说明饮食过量,不仅导致消化不良,而且使气血流通失常,筋脉瘀滞,则发生下利、痔疮等症。
  明代敖英撰写的《东谷赘言》里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甚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所以明代龚廷贤撰著的《寿世保元》里作了很好的概括:“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清代养生家曹慈山所著的《老老恒言》里说:“凡食总以少为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
  我们现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膳食随年龄的增长而摄入量要逐渐减少,脑力劳动者更应做到,否则连续长期饱食,会使人未老先衰,折损寿命,对康复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是重视食物的种类
  前人认为经常食多肥甘厚味,便令人内热重,甚至引起痈疽疮毒,所以《素问》里说:“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在食物的种类选择方面,历代养生家认为饮食宜清淡,对老年人尤为重要。这里强调饮食以清淡为好,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虽然病人康复(某些疾病)需要一定能量与养料,但还要合理、适量。
  三是重视食物的卫生
  这点在古代也是早有认识,如春秋时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说:“诸肉及鱼、若狗不食、乌不啄者,不可食之。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以上充分说明古人对饮食卫生非常讲究,对那些自然疫死、肉腐味臭、质地已变的食物禁止食用,主张食饮要保证新鲜清洁,制作要精细,要加姜等调味品。
  以上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已发现饮食不节给人健康甚至寿命带来影响,所以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告诫人们“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做到这些便可强身延寿,康复也寓在其中。而古人那种防止“病从口入”的积极预防思想到现在仍然意义重大,否则对健康人、一般病人及康复对象来说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综上所述,合理饮食以适应自然的具体措施是,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不过饥过饱、不过寒过热、不暴饮暴食。食宜淡、宜少、宜定时定量、宜新鲜清洁,做到这些方可确保身体健康,康复也应遵循这些规律和方法,以促使机体早日康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24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