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129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水平,减少其他靶器官功能损伤,从而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心血管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a)-0020-02
   糖尿病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与其他人群相比,心血管发生率明显升高,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组织、冠状动脉、微循环以及心脏神经等方面病变引起的,多表现为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等[1]。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目前临床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总体疗效不够理想,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方案主要是结合药物与生活行为干预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综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是目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临床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为了进一步分析综合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文章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129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9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64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59~79岁,平均年龄为(66.5±5.4)岁;其中合并心力衰竭23例、冠心病30例、高血压11例。对照组65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5.8±5.2)岁;其中合并心力衰竭25例、冠心病30例、高血压1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具体措施为:①密切观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通过双胍类药物或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量;肥胖患者可以给予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最好使用胰岛素治疗。②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首选ACEI药物,如ACEI药物效果不佳可以改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或是采用上述2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是采用ACEI药物、阿司匹林以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于出现心绞痛患者可以采用硝酸酯类药物。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主要是采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避免冠脉硬化加重,通常采用2种以上降压药,主要采用钙离子拮抗剂、ACEI药物以及利尿剂等药物。
   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治疗方案,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外,还需要加强患者的行为干预,主要是通过: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发生机制与特点,可以通过展示糖尿病、心血管病相关知识的图片和视频,易于患者理解,学习如何预防、治疗和控制该病,通过健康宣教,能够让患者了解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防治措施,从而加强自我管理;同时要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还可以组织患者共同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协助患者解决困难,从而自我遵守健康行为。②饮食指导:鼓励患者使用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例如牛奶、豆浆、鸡肉等,同时需要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状况计算患者每日能量摄入值,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能量摄入,主要是根据患者的BMI值来计算,肥胖患者除了需要重视饮食控制之外还需要加强运动锻炼,从而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主要以低脂低糖、高纤维素的食物为主,适量补充蛋白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扁豆、绿豆和红豆等,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 g。③运动锻炼:合适的运动锻炼能够加速血糖消耗,从而改善血糖水平,但是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最好以有氧运动为主,若感到头晕、目眩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循序渐进的开展运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血糖状况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血脂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血压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尚未明确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病因。该文认为主要与以下机制有关: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正常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并释放多种内皮因子,从而达到拮抗血栓、扩张血管的作用,维持正常的血管通透性。当内皮功能失调时,可能会产生损坏性高凝、动脉硬化、血小板激活等改变。而糖尿病的出现可加速血管内皮细胞死亡,从而导致动脉硬化和胰岛素抵抗等现象的出现[3]。②血小板功能障碍: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黏附程度升高,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这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小板中钙离子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性。③炎症反应: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炎症因子检查被认为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升高,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4]。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现有CRP沉积,代表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有密切相关性。总而言之,糖尿病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临床治疗主要是采取降糖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的降糖药物为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治疗期间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调整用药量。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需要根据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常规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耐受度下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选择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综合治疗方式主要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疾病认识和健康观念,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正确的认识能够通过影响患者的行为,提高对疾病治愈的信心,能够让患者更加配合预防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水平,减少其他靶器官功能损伤,从而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需要通过控制患者的疾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控制疾病的进展;常规治疗方案的效果不够理想,而综合治疗的方式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蒋飞霞,苏宏业,唐华民,等.2型糖尿病长期治疗后合并冠心病及脑梗死的多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17):2266-2269.
  [2]  吴永雪,沈栩,唐强,等.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21(1):65-66.
  [3]  秦波.关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4(22):22.
  [4]  梁晓辉.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77-79.
  [5]  吴宁.浅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54-155.
  (收稿日期:2019-11-05)[作者简介] 严萍(1970-),女,河北沧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内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09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