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及米非司酮治疗组, 各50例。孕三烯酮治疗组术后采取孕三烯酮治疗, 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 (E2)、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米非司酮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复发率0(0/50)低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14.00%(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527, P<0.05)。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高, 其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加速相关症状消失, 并促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激素等恢复正常,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孕三烯酮;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5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 可引起不孕和痛经等, 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越来越高的发病率, 其属于良性病变, 一般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 需要辅以有效的药物进行控制, 降低复发率[1]。本研究分析了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及米非司酮治疗组, 各50例。其中, 孕三烯酮治疗组年龄25~48岁, 平均年龄(38.79±5.13)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11±0.71)年;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21±0.94)次;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r-AFS)分期:Ⅲ期34例, Ⅳ期16例。米非司酮治疗组年龄25~47岁, 平均年龄(38.34±5.54)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12±0.75)年;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26±0.92)次;r-AFS分期:Ⅲ期35例, Ⅳ期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操作方法相同。孕三烯酮治疗组采取孕三烯酮(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003)治疗, 术后第3天用药, 2.5 mg/次, 2次/周, 口服, 治疗6个月。米非司酮治疗组采取米非司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003)治疗, 术后第3天用药, 12.5 mg/次, 1次/d, 口服, 治疗6个月。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VAS评分、QOL-BREF评分;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
  1. 4 干预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相关症状体征消失, 血清激素和子宫体积恢复正常, B超检查无盆腔肿块;有效:相关症状和生化指标等改善, 无疼痛, B超检查显示好转;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孕三烯酮治疗组显效28例, 有效12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0.00%;米非司酮治疗组显效36例, 有效14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00%。米非司酮治療组总有效率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米非司酮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米非司酮治疗组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2. 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米非司酮治疗组复发率0(0/50)低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14.00%(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 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疾病, 属于雌激素依赖疾病, 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良性病变, 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 以促进患者生育功能的改善[3, 4]。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保留卵巢功能, 有利于保留女性生育功能, 但手术虽然可去除肉眼可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 但对于侵袭组织较深的病变术中无法有效辨别, 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在预防术后复发的药物中, 孕三烯酮属于三烯类合成激素, 可抗雌激素和抗孕激素, 具备雄性激素活性, 可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 对卵巢分泌功能进行抑制, 促使孕激素和雌激素降低, 且可直接作用于异位子宫内膜受体而抗雄激素和抗孕激素, 促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5-7]。而米非司酮通过促使异位内膜孕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降低而促进异位内膜退化, 其属于抗孕酮药物, 可和孕激素进行受体竞争, 对卵巢功能进行抑制, 促使雌激素降低, 促进闭经和加速异位病灶萎缩。相对于孕三烯酮而言, 米非司酮的作用更强, 对受体的竞争更明显, 且不良反应更少[8, 9]。   本研究显示, 米非司酮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米非司酮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高, 其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加速相关症状消失, 并促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激素等恢复正常,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范晓玲, 陈芳红.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的疗效比较.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34):111-112.
  [2] 孙晶. 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的临床比较.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28):109, 121.
  [3] 李岐佩, 高庆, 王益东, 等. 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MMP-9、sICAM-1水平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18):3559-3562.
  [4] 田冬艳. 孕三烯酮、米非司酮和GnRHa对有生育需求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对比.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5):3-4, 31.
  [5] 蔺天燕.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对比. 当代医药論丛, 2019, 17(9):12-13.
  [6] 刘滢.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1):74, 81.
  [7] 任芳青, 盖瑛, 刘笃芳.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 2018, 24(36):103-105.
  [8] 陈梅. 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24):87-88.
  [9] 何咏梅, 张惠敏, 谢海燕.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药, 2018, 37(10):986-988.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单位:527200 广东省罗定市泷州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0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