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后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不良情绪、临床资料、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每搏输出量(S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及卧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多种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度及护理满意,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 急诊介入治疗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HUANG Chunling, LUO Xiujin, YE Xiongwei, CHEN Guicheng, WEI Xiuhua, XU Shann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15): -1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went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adverse emotions, clinical data, health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 The stroke volume (SV)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 of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bed res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ealth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has an ideal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 variety of adverse emotions of patients,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improve patients’ knowledge of related diseas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y,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irst-author’s address: Hua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8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5.028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类型,指人体的冠状动脉在已经发生粥样硬化的前提下再次出现血栓,以至于使患者的血管阻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坏死等不良症状,其中对人体造成伤害最大的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它极易导致患者心脏发生突然停跳,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死亡。相关研究发现,对于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后的患者再行静脉溶栓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效果,但再通率并不高,且需要考虑患者是否会出现胸腔出血等不良症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1-2]。当前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成为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于进一步促进患者心功能以及预后改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意义[3]。本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症状;精神状况不存在异常且能主动配合治疗;疾病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存在明显的PCI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须严格依据患者治疗后的实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养,同时对于患者表现的不同疼痛程度进行镇痛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进行有關护理,定时对患者的血压等指标做有效监测。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1)入院当天。①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同时对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做有效预估。若发现病情非常危急时,须马上为其建立起一条绿色治疗通路,对此类患者进行急救。此外,为了防止患者因病情危重而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除颤以及复律等救治。如果患者存在躁动等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约束,以防止患者出现坠床等现象。②护理人员须及时引导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学习,并仔细向患者讲述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原因、PCI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护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对患者的压抑情绪做有效疏导;并且护理人员还要主动向患者讲述已经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来降低不良情绪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进而增强患者对后续治疗的配合度[4]。(2)入院1~2 d。①手术完成后及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行穿刺治疗后的小切口一定要使用弹力绷带对其进行合理包扎,同时用沙袋进行压迫,严格检查看切口是否存在出血以及血肿等不良症状;②仔细查看患者的双足背动脉温度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若存在异常状况要马上进行处理。并对患者治疗后留置的导管进行有效固定[5]。(3)入院3~5 d。叮嘱患者尽可能要卧床休养,活动时要适量,避免用力过度造成手术位置出血。当患者病情已经彻底稳定时,可对其进行适度的训练。(4)出院指导。及时向患讲解PCI手术治疗后的自护要求,并分发健康知识宣传册,引导患者及时掌握科学饮食的方式;同时还要告知患者一定要严格依据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合理用药,并讲解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以提高患者的急救能力;此外,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出院后的第2、6周做回访工作,对患者的实际状况有所掌握,并叮嘱其按时进行复查[6-8]。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包括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于护理前后采集两组2 mL空腹静脉血,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2)比较两组不良情绪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SAS:无焦虑小于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无抑郁小于53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大于等于73分。分数越高情绪状态就越差[9]。(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分;一般满意:50~80分;不满意:<50分。护理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7~43岁,平均(28.9±1.3)岁;发病时间6~11 h,平均(7.5±1.5)h。研究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7~42岁,平均(29.1±1.1)岁;发病时间5~11 h,平均(7.3±1.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SV、NT-proBNP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V与LVEF均高于对照组,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临床资料、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住院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因急性且连续缺氧而导致的一种心肌损伤,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闷、高热以及伴随剧烈的疼痛感,对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病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需要给予手术治疗[10]。急诊介入手术存在较大的风险,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常规性护理缺少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难以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有关护理要求。而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全面性,对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增强预后效果具有关键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指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以及后续护理所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路径表,是在患者进行急救期间所采用的一种极具规范性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会依据所制定出的计划来保障患者治疗能顺利实行,同时还能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计划进行调整,不仅可以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11-1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急救时间,进而提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临床上给予患者护理路径护理,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意外事件的预见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创造了急救的最佳时机,减少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改善患者预后[1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V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护理过程中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有利于降低多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在一程度上能增强治疗及预后效果,使患者尽快融入正常生活。分析原因可能为(1)护理人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指导,引导其尽快融入护理工作中,并且患者也能对疾病治疗以及护理的全过程有详细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在治疗中产生的负面情绪[14-15]。(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让患者及时掌握护理的有关内容,极大地促进了护患之间的联系,并且也能及时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心理状况,便于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减轻多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便于增强临床治疗的疗效,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健康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度,增強患者对治疗配合度,有利于促进不良症状改善,进而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能尽快下床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6-18]。分析原因可能为(1)常规性护理因护理形式具有单一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缺乏对患者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的效果。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从全方面考虑制定出的一种护理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治疗效果。(2)患者积极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使其对护理以及疾病方面的知识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减轻了自身的错误认知,极大地增强了患者自护观念及自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创造了更有效的救治时间,促使患者能减少住院花费时间,有利于患者能尽快恢复[19-20]。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多种不良情绪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贺阳,韩雅玲,李毅,等.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显著出血事件独立预测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5):365-369.
  [2]刘凤刚,王娟娟,刘小平,等.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中介入护士辐射的效果[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8,38(8):617-620.
  [3]白颖,丛佳林,程淑莉,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糖尿病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6):692-696.
  [4]谢静贤.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70-71.
  [5]张红兵,蒋崇慧,杨鹏,等.强离子隙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79-83.
  [6]王淑梅,刘艳朋,轩慧娜,等.针对性干预模式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跳骤停患者感染预防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5):2289-2293.
  [7]陈美芬,梁艺敏,黄丽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3):90-93.
  [8]魏小红,刘文娴,陈立颖,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5):619-624.
  [9]冯小智,刁杰,方婷,等.中医辨证治疗对行介入疗法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29(11):2760-2763.   [10]钱云霞,何志松,杨向军.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36):5071-5073.
  [11]邓秀珍,刘素英,王玲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96-97.
  [12]曹磊,宋新梅,冯克娜,等.利拉鲁肽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2):121-127.
  [13]蒋承建,潘孙雷,池菊芳,等.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0):2439-2445.
  [14]黄娥列,王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7):66-67.
  [15]孙兆庆,逄淑超,崔英华,等.GATA6基因启动区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感性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6):495-501.
  [16]卜雕雕,苏卓,柏希慧,等.復方龙脉宁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TLR4/MyD88/NF-κB p65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9):67-73.
  [17]宋麒麟,蒋桔泉,姜其钧,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梗死血管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5):374-376.
  [18]赵一品,季莹莹,王丰云,等.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2):123-128.
  [19]张琳,孙志军,于彤彤,等.血小板平均容积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19(4):53-57.
  [20]蒋喜平.跟进式护理对老年慢阻肺伴肌肉萎缩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3):84-87.
  (收稿日期:2019-12-20)(本文编辑:田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36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