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合治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阮焕金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哺乳期妇女较常见的疾病[1],采用内服自拟消乳痈方配合手法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人民军医出版社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3],辨病属于急性乳腺炎;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辨证属于气滞热壅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5~35岁哺乳期妇女。
排除标准:①已经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指标观察;②局部肿块已经成脓;③有其他合并症;④肝肾功能异常;⑤青霉素过敏;⑥患者依从性差,未能按时完成治疗;⑦未能按要求完成所有检查项目,不能进行评价。
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且满足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27.23±3.1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6.68±2.66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自拟消乳痈方。药物组成:柴胡10g,青皮10g,丝瓜络15g,陈皮10g,全瓜蒌15g,赤芍10g,王不留行12g,皂角刺10g,蒲公英15g,连翘10g。日1剂,上述药物加水500ml,煎至200ml,分2次服。连服3天。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揉抓排乳手法按摩。揉抓排乳手法:①在患乳擦少量润滑剂,术者左手端托患乳;②右手四肢(即示指至小指)采用推、揉、按的手法,疏通患乳的硬结、肿块;③右手五指指腹顺输乳管的放射方向从乳跟至乳晕部,轻拿揉抓,疏通淤乳;④右手示指指腹与中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向外轻轻挑提,淤乳即喷射而出;⑤重复上述手法,直至淤乳排尽,乳房松软为度。
疗效判断标准: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①治愈:乳腺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失,乳腺管通畅;②好转:乳腺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局部留有硬结,部分乳腺管通畅;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5]。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有发热、畏寒、乳房红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其形成多因肝气不舒,胃热壅盛,肝胃不和,乳汁淤积所致。中医治疗乳痈初期遵循“以通为用、从通论治、以通为主”的原则,其中自拟消乳痈汤,其中柴胡、青皮、陈皮、全瓜蒌、疏泄厥阴,理气通络;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赤芍、王不留行活血散瘀,通经消肿,而王不留行具有明显通乳作用,对乳痈之症尤为专用;皂角刺直达病所,攻结聚之邪。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散结之功,对治疗乳痈早期疗效明显。
《丹溪心法》曰:“于初起之时,便需忍痛,揉令稍软,吮令汁出,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疽”。可见中医学应用推拿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历史悠久。手法作用于局部或循经治疗,理气散结,疏通乳络,使乳汁通畅,既减轻了乳腺的压力,又缓解了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的压力,又缓解了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的压力,对乳房肿块的消散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揉抓排乳手法,可疏通乳络,促进乳管开放,内积乳汁得以排出。本次临床观察表明,采用揉抓排乳手法并配合中药自拟消乳痈汤,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疗效肯定,具有安全性和可重复性,不影响母乳的喂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树玲.乳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34-3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 邓三于,常彩云,李雪莉,等.磁疗、推拿和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12):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70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