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通过治疗,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治疗的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痉挛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性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心绞痛的多以西药治疗为主,虽然应用西药治疗能够暂时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具有局限性,如长期的应用可导致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较多等,故不宜长期使用。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期间应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以及《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诊断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或有重度心绞痛和其他心脏疾病者,以及严重心律失常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重度精神官能症者等。本组89例患者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年龄45~75岁,平均60.2岁;病程为6个月~16年不等,平均病程5.2年;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临床症状均以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为主。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绞痛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中医方剂治疗,处方为:黄芪30 g,党参、丹参、当归、红花、三七粉、葛根、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各15 g,桂枝、赤芍、川穹各10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给予消心痛10 mg,每日3次,以及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嘱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降压、降脂治疗;心绞痛发急性发作时服用速效硝酸甘油,症状缓解后立即停用。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相关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达到基本正常;有效:心绞痛相关症状有所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程度得到减少、减短、减轻,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无效:心绞痛相关症状与心电图均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通过治疗,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3.3%,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通过治疗,中医治疗的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逐年上升,业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应用西药治疗能够较好的疗效,但是其具有长期的应用可导致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较多等局限性,故而不宜长期应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中的深入开展,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3]。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是该病病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可见贯穿于该病发展的始终是气虚血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衰,情志失调,心气虚弱,脏腑亏损,加之饮食不当,脾胃损伤,运血无力而积久成瘀。故而治疗该病的关键则是“通中寓补,补中寓通,通补兼施”。本研究中应用的中医方剂具有补中寓通、通补兼施之功效,能够使气旺则血生,气足则帅血有力,血运畅通则瘀血自散,两者相得益彰。本方剂中,黄芪具有补中益气、补气生血的作用,是为补气之要药,加以党参协同可达补气扶正之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温通心脉的作用;当归、红花、三七粉、赤芍、川穹均具有活血化瘀、散瘀定痛的作用;葛根用以升阳举陷;柴胡、桔梗与枳壳、牛膝相配,一升一降,以达调畅气机、行气活血之功;桂枝用以温通心阳;此外,加之炙甘草以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4],黄芪及党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脏血液排出量及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丹参可以扩张心脑血管,对氧自由基进行清除,对脂质过氧化进行抑制,还可以降低血脂,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并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当归可以起到扩冠、降胆固醇及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三七总苷不但能够扩张心脏血管,抑制血栓形成,增加冠脉流量和抗血小板聚集,还能够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以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黄酮,该成分能够降低部分纤溶酶活性成分和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以促进纤溶,对于冠脉内血栓的稳定和清除非常有利。故而此方可达通补兼施,行气导滞之功效。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中医方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5例,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7%和70.5%,观察组的疗效、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3] 钱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络证病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4):241-242.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4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