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76例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关花 罗红英 彭鹰

  关键词:痤疮;中药;迪维霜;CO2激光
  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37-01
  
  笔者于2006年10月~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本院皮肤科门诊,共计140例,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男42例,女34例;采用Pillsbury分类法[1]Ⅰ级38例,Ⅱ级19例,Ⅲ级12例,Ⅳ级5例。对照组64例,男35例,女29例;Ⅰ级36例、Ⅱ级18例、Ⅲ级6例、Ⅳ级4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在治疗前1周停用其它治疗。对照组用0.025%维A酸乳膏外用(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次/d。有囊肿者皮肤局部常规消毒后选囊肿的中心偏下部位用CO2激光行0.3~0.5 cm切口,轻轻在切口旁按压,排出脓液,隔日自愈后再用维A酸乳膏外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消痤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芩、银花、连翘、桑白皮、枇杷叶、野菊花、丹参、赤芍各12 g,夏枯草、紫花地丁各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饭后口服,每次80 mL。10 d为1个疗程。辨证加减:①肺热证:面部以炎性丘疹为主,潮红、苔薄黄。基本方加栀子10 g,黄连6 g,蒲公英15 g。②胃肠湿热证:皮疹色鲜或有脓疱,苔黄腻,脉弦数。基本方加黄柏10 g,龙胆草10 g,苍术10 g,白术10 g;便秘加生大黄10 g(后下);③热毒证:皮疹有严重感染者,基本方加黄连6 g,黄柏10 g,鱼腥草30 g,白花蛇舌草30 g;④血瘀证:皮疹色紫并见结节或囊肿,舌紫。基本方加桃仁10 g,红花10 g,归尾10 g,莪术10 g。月经期发疹严重者加益母草15 g,女贞子12 g。服用中药时间为8周。全部患者治疗2、4、8周各复诊1次,记录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变化及不良反应。在第8周末评价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所有皮损总数减少90%以上,无新皮疹出现;显效:为皮损总数减少60%~89%;进步:皮损总数减少20%~59%;无效:皮损总数减少20%以下。
  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641(53.95)28(36.85)5(6.58)2(2.64)90.79*对照组6432(50.00)19(29.69)11(17.19)2(3.13)79.69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不良反应仅有8例患者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和口唇干燥,面部红斑等不良反应,停药后自动消失,未影响治疗。
  4讨论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雄性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过度,微生物的生长有关。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皮脂腺的分泌受激素支配,青春期雄性激素的产生增加,使皮脂腺增大,皮脂腺分泌增多,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导致皮脂郁积于毛囊内堵塞而形成脂栓。中医认为痤疮是湿热火毒内生,内郁湿火,或七情内郁,气郁化火、水火不济,火邪炽盛,上熏于皮肤而成。自拟消痤汤加味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化湿,消炎等功效。其中黄连可以抑制痤疮杆菌的繁殖,使皮脂腺中的游离脂肪酸减少[2]。A酸乳膏具有调节和控制上皮细胞分化与生长,抑制皮脂腺上皮过度角化,降低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调节免疫及抗炎的作用[3]。丹参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丹参还具有明显的抗雄激素作用。CO2激光穿刺引流脓液,促进细菌及脓栓尽快排除,且创口小,不出血,不留疤痕,脓肿快速痊愈,对缩短病程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中药联合维A酸乳膏,CO2激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起到互补作用,提高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疗效可靠,不失为临床治疗痤疮的良好选择。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6.
  [2]周自水.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256~339.
  [3]沈献平,桑红,倪蓉蓉,等.维胺脂胶囊与异维A酸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5):295.
  (收稿日期:2011-07-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