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归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心下痞”的范畴。本文主要论述通过辨病和针对CAG具体症状的治疗,细化理法方药,增强中医药治疗CAG的针对性,希望为治疗CAG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理法方药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8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易发生癌变。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隐痛,腹胀,嗳气、纳差等,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病理检查。本病可归属中医“胃脘痛”、“心下痞”的范畴。目前西医主要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消化不良的治疗,停药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特别是针对异型增生和肠化生这种有癌变倾向的病理变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到优势,本文主要从通过辨病和针对具体症状的治疗角度,探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细化理法方药,希望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一种参考。
  1 辨病论治CAG
  1.1 活血化瘀是治疗CAG的基本法则之一
  脾胃居中焦,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或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七情所伤等,都会使气血运行缓慢,导致瘀血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正如叶天士所说“初病在气,久痛入络”。病理检查提示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包括幽门腺减少或由肠化腺体替代,胃底(体)腺假幽门腺化生或肠上皮化生。以上变化均为瘀血所致。因瘀血阻络使胃黏膜腺体血运障碍营养匮乏,促使CAG的发生及腺体萎缩的逐步加重,也符合中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观点。现代药理也证实活血药不仅能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修复胃壁屏障功能,亦可使颗粒结节等增生性病变转化吸收,使病变得以修复。闵广斌等[1]采用活血化瘀治疗CAG52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46%,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 降逆理气是治疗CAG的基本法则之二
  一方面CAG有瘀血基本病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当调理气机。另一方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整个消化道中空如管道。有专家认为消化道以管道形态存在,自上而下蠕动,从而保持管道通畅,一旦遭受邪气干扰,就会产生逆向蠕动,胃气上逆。降逆理气,加强胃肠动力,恢复脾胃升降之司,在治疗CAG中具有重要地位。
  1.3 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是治疗CAG的重要措施
  CAG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目前已明确HP是慢性胃炎重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已将HP确定为I类致癌因子。因此针对HP阳性的CAG患者当及时清除。大量研究证实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有抗HP感染的作用,其中以尤以清热解毒类药物作用突出。沈自尹在辨证基础上加清热解毒消炎的蒲公英、白花蛇草、黄连、草红藤清除HP,能明显提高疗效。所以治疗CAG必须注重清除HP。目前HP耐药现象严重,对于dpm指数较低者,可考虑辨证基础加清热解毒类药物,dpm指数较高者可用西药先清除HP后,在行中医治疗。对于西药根除HP失败的患者,可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和清除HP,可能会恢复HP的活性,在根据庐山共识上推荐的HP补救方案治疗。
  2 辩症论治CAG
  2.1 痛
  CAG患者多见隐痛,常固定不移,主要与瘀血这个基本病机相关,“不通则痛”。可选方药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若见两胁疼痛,或疼痛较甚,为加强止痛力量者,可从肝论治,肝主疏泄,与脾胃关系密切,常横逆犯胃,气血不通则痛,选用金铃子散活血止痛,甚者加九香虫。瘀血常兼气虚,可酌情加黄芪、南沙参、北沙参等扶正之品。
  2.2 胀和嗳气
  腹胀和嗳气为CAG患者常见临床表现,有的患者虽然自诉无胀满不适,但查体叩诊全腹或中上腹呈鼓音,中医治疗胃病也应当重视腹部查体,往往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上述两种情况均提示胃肠动力障碍,中医认为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治疗上主要是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常选用佛手、香橼、青皮、枳实、厚朴、白芍和莪术等。佛手和香橼药性平和,疏肝和胃;青皮和枳实破气消痞;厚朴更是下气除满要药。现代药理证实莪术水煎剂具有促进胃运动、提高胃排空率的作用;白芍对实验动物离体胃肠平滑肌横肌和纵肌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供参考。
  除药物治疗外,饮食和运动的科学规范,也相当重要,易让人忽视。饮食上不可吃太饱和过快,少吃土豆、红薯、豆浆、碳酸饮料、苹果、甜食等易产气、产酸食品。同时加强腹部的运动,如早晚空腹平躺在床上,两腿屈膝,从耻骨联合处以顺时针方向揉全腹,以100圈以上为适,顺时针方向符合人体肠道的解剖和生理蠕动方向。上述非药物治疗是导师刘全让主任医师的经验,临床效果良好。
  2.3 纳差和烧心
  CAG患者常出现纳差,胃酸较少有关,除选用酸甘化阴的乌梅、木瓜外,宜选用焦山仙、鸡内金等药物,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但临床也观察到有的CAG患者出现烧心和泛酸等症状。如《 医家心法・吞酸》所云:“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因此中医多从肝火犯胃,常选用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煅瓦楞、浙贝母、海螵蛸制酸止痛。根据导师刘全让主任医师经验,若患者口不苦,肝火不甚者,最好选用石膏和知母清热,避免苦寒药物伤胃,石膏也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同时使用和胃降逆,促进胃肠的运动的调气药物,可增强疗效。
  2.4 胃粘膜异型上皮增生和肠化生
  目前一般认为异型上皮增生和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期病变”。中医将其归为“积”,为有形之邪,常使用虫类药物如土鳖、蜈蚣等活血化瘀通络;猫爪草和莪术消积散结,并且都有抗癌作用。药理证实活血药物能改善胃黏膜血流、组织缺氧和提高局部免疫力,有抗癌散结作用,有利于萎缩腺体逆转和肠化的消除。
  CAG患者中临床常见湿热中阻、肝胃不和、胃阴虚、胃阳虚等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辨病选用活血化瘀、降逆理气、清除HP等大法,在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选用针对性较强的对症药物,同时注意科学和规范的饮食、运动治疗和必要的心理支持,坚持治疗,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闵广斌,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33.
  [2] 徐艺,叶柏等.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菌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8,8(5):292―2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