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毕永生

  适时明示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当恶性肿瘤明确诊断后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向患者隐瞒真相,而只把诊断结果告诉家属。事实上,隐瞒只是暂时的,患者会通过对自身病情的体验,从所用药物和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中察觉到真相。如果这时候医护人员仍不告知其真实诊断,就会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不积极配合治疗。而恶性肿瘤首次治疗的正确、及时与否,对其愈后影响极大。所以应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应对准备以及对恶性肿瘤的认知程度,预测患者得知诊断后的心理反应,适时地、策略地将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对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患者可以及早告知其真相,以利于患者配合治疗;而对性格内向、情感脆弱的患者应该令其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可以用留有余地的话语告知,也可以通过患者家属转告诊断结果,使患者逐步从心理上接受恶性肿瘤的诊断,这样可避免患者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
  
  确诊后心理支持
  
  震惊和否认期:此期患者可能出现知觉消失或知觉狭窄,无论对患者说什么话,效果都微乎其微。此时最好的护理是非语言方式的,陪伴、协助并满足其生活需要,给患者安全感,以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医护人员的态度要保持一致,明确、肯定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减少患者怀疑及逃避现实的机会。
  愤怒和悲观期:此期患者可能有哭泣、打骂等发泄愤怒的行为,医护人员应尽量陪在其身边,不要阻止其发泄情绪。护理此期的患者,耐心倾听非常重要。我们对家属说明患者愤怒的理由,让家属能以理解的态度接受患者的行为,取得家属的密切配合。此时医护人员更应关心患者,及时鼓励和协助患者保持身体清洁与舒适,利用适当的非语言技巧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如握握手、拍拍肩膀等,鼓励患者及时地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防止自杀等意外的发生。
  磋商期:此期患者求生欲望最强,会祈盼出现奇迹,是实施心理护理的最佳时机。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用自信的话语向患者传递现代医学信息,使患者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也可以让一些已获得显著临床疗效的患者“现身说法”,患者间交流治疗体会,相互勉励。“群体抗癌”对患者的心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十分明显。
  接受期:此期的患者通常不喜欢有太多的探视,不愿多说话,所以医护人员应替患者限制访客数量,营造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和休养环境。采取有效的办法为患者解除痛苦,如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解除每次输液穿刺的痛苦,及时治疗癌痛等;做好心理方面的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说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对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协助患者解决其社会问题,努力为患者营造一种充满亲情的社会环境;家属是患者获得支持力量的源泉,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成功与否与家庭支持密切相关,家属与患者接触最多,最能影响患者心理,一声叹息,甚至一个眼神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所以医护人员应促进家属与患者间的充分沟通,不仅使患者获得生活照顾和经济支持,还要给予患者适度的精神鼓励,使患者既体会到亲人关爱的温暖,又不使“患者角色强化”。
  
  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在治疗前应详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同时应将完整的治疗计划和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反应等情况详细地告知患者,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不良反应的忍耐力、对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的了解,使之密切配合治疗。如对化疗的患者要说明会出现脱发和血尿的可能;对行乳腺癌切除乳房的患者要说明手术会影响美观、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可能;对骨癌截肢手术的患者说明会引起残疾的可能等。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诉说躯体症状及心理反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及心理状态做必要的处理和解释工作。如对抑郁症患者防止自杀应放在首要位置,医护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有技巧的谈话,及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工作,注意防范,以免发生自杀身亡;对性格异常、持敌视态度、不能合作的患者应予以理解;对药物所致的心理反应可以暂时停药,必要时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对恶性肿瘤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不仅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药物的疗效,产生直接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54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