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168例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标准规范治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住院患者3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标准规范治疗,B组在标准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标准规范治疗与丹红注射液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并有效降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概率。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Dan red injectio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unstable angina, 168 cases clinical analysis
  Tao chao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410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joint Dan red injection unstable angina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hospitalized 33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and B, A group of the standard treatment, group B i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add with Dan red injection. Results group B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group A is superio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and Dan red injection into the method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treatmen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to reduce th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probability.
  【Key words】 Dan red injec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1059-03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疾病,心绞痛是该类患者最为典型的一种临床症状之一。除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外,其他劳力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这是一种介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这不仅基于对不稳定斑块的认识,也表明UA患者在临床上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发生猝死的风险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冠心病治疗,主要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为主[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还要加用了二重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节血脂稳定斑块等治疗,但仍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病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我们在常规标准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丹红注射液,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以期为临床提供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更为理想的方案,使该类患者病情控制更加理想,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的保证。我们选择了336例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标准规范治疗和标准规范治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并随访1年观察远期疗效及预后。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36例,并随访1年。A组168例:男96例,女7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5.3±2.1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4.2±0.7);B组168例:男92例,女7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2.5±2.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3.9±0.6);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具有齐同可比性,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336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析A、B两组,平均每组168例。A组患者采用标准规范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住院期间心绞痛每日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情况、心电图ST-T变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并随访1年观察远期疗效及预后。分别于入院首诊时,及发病后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新发心肌梗死、猝死、卒中3个主要终点事件。
  1.3 给药方式和剂量[2]
  A组:给予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硝酸酯类,ACEI,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二重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凝(低分子肝素钠),调节血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钙)的标准规范治疗,并根据病情特点调整上述药物用量,疗程14天;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3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疗程14天。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每周发作<2次),运动耐量增加,心电图ST段或T波恢复正常,可以停用硝酸酯类或者药物用量减少80%以上。有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症状有较大改善,发作的次数减少50%-80%,或疼痛时间缩短、程度减轻,心电图ST-T改变较前好转,硝酸酯类用量减少60%~80%。无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没有任何改善,或发作的次数减少≤50%,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与治疗前比较无好转,硝酸酯类用量减少不明显或者没有减少[2,3]。
  1.5 数据处理
  1.5.1 肝功能:观察患者胆汁淤积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测定患者血清γ-GT、AKP、TBi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1.5.2 抑郁情绪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由Hamilton编制,由24条项目构成,每个项目按3级或5级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室检测比较,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C、TG、LDL-C,CRP的降低幅度均较A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HDL-C的升高幅度均较A组患者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
  2.3 随访研究比较,B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年,发生不良终点事件(新发心肌梗死、猝死、卒中)少于A组,作用机制及原理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如表1表2表3)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病的范畴,其病因病机目前多以本虚标实立论,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现代研究认为,冠心病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可能反映冠心病的“痰瘀”,痰浊滞留血脉加重血瘀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冠心病发作期治疗宜速效止痛和缓解病情。丹红注射液的处方组成为丹参与红花,丹参为君药,功能祛瘀止痛,凉血活血,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靶点较多,药理作用机制也是多方面的[5]:(1)可以对磷酸二酯酶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和环酸腺苷浓度得到显著提高[5];(2)其水溶成分,能够使前列腺素(PG)I2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强,增多使PGI2的生成,增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PGl2含量,使血管得到充分的扩张[6];(3)其强抗氧化剂,能够对机体内的氧自由基起到有效的清除效果,对脂质去氧化有突出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细胞膜稳定,其效果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似。红花是臣药,功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红花为菊科植物的干燥花[7]。其主要成分为红花苷和红花黄色素。红花苷经盐酸水解后得葡萄糖和红花素、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红花的活性成分对血管有扩张的效果,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显著增加,对血栓的血栓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8]。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不稳定性心绞痛时CRP测值可明显升高,炎性因子激活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因而易并发心肌梗死、卒中等危重并发症,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血清CRP浓度,减轻炎症反应[9],减少UA发作期临床终点事件。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丹红注射液与标准规范治疗联合使用,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稳定斑块,扩张血管,改善冠脉血流等作用,并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和卒中的概率。合理给药,在规定剂量范围内,并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总而言之,采用标准规范治疗与丹红注射液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的扭转,使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治疗后更趋理想状态,并有效减少恶性临床终点事件,改善远期预后。可以将该方法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推荐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Circulation,2009,14(11):259-260.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409-412.
  [3] 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8-26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9-60
  [5] 魏立强,王宗仁,王琳,等.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6(14):323-324.
  [6] 王文,王宗仁,张金洲,等.芪丹通脉片对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作用与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90-191.
  [7] 马静,王宗仁,龙铟,等.黄芪丹参复方制剂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255-256.
  [8] 于海鹰,王宗仁,马静,等.芪丹通脉片对内皮细胞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0):948-949.
  [8] 胡安义,刘莉,等.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1,30(3):319-3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