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为分2组,治疗组(240例)采用三维牵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240例)三维牵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腰椎;中医疗法;中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较多,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笔者对采用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和使用三维牵到治疗进行对比较分析,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480例,其中男278例,女202例;年龄19~67岁,病程3天~12年,平均16.5个月;位于L3-4节段26例,L4-5节段62例,L5-51节段51例,L4~S1节段101例。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②年龄18~70岁。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者;②不能耐试验,或依从性差,或自行退出者;③合并脊柱结核、肿瘤、腰椎骨折及严重心肺系统和造血系统疾病者;④精神病者;⑤处于妊娠、哺乳和月经期的女性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全者。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将4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0例)采用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240例)采用三维牵引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病程、病变节段比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对照表
2.2 治疗方
2.2.1 牵引方法 均采用张家港市日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YHZ-III 9005型三维电脑腰椎治疗牵引床。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和程度等确定牵引距离、成角角度、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本组患者牵引距离50~70mm,成角角度10°~15°,旋转角度±15°,向左突出时向左旋转,向右突出时向右旋转,向中央突出时采用平行牵引。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固定好胸带和骨盆带,即可进行操作。先旋转,再倾角牵引,最后平行牵引,每次3-5分钟。操作时术者将双掌根相叠,按压患部3次。牵引完毕后患者不动,由术者和助手帮助患者被动翻身,同时佩戴好腰围平车送回病房,治疗后要求患者绝对卧硬板床6小时,相对卧床休息1周,下床时需佩戴腰围限制活动,术后予点滴地塞米松5mg,20%甘露醇250ml,每天1次,共3天,5天后可视恢复情况,再进行三维牵引治疗1次。
2.2.2 中药内服治疗 采用益肾定痛汤,药用补肾脂12g,狗脊12g,续断15g,杜仲15g,枸杞12g,桂枝10g,炒白芍15g,细辛4g,怀牛膝15g,丹参30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偏寒者加制川乌、制附片;偏湿者加独活、防风;病久痛剧,痰瘀交阻者,加王灵脂、穿山甲、乳香、没药,全虫;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上药每日一剂,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连服1~4个疗程,药物剂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和体质不同而灵活运用。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均于治疗后3个疗程按上述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如表2所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都优于对照线,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统计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腿疼痛,所以治疗地应以解除疼痛为目的。以往,神经管道内的机械压迫产生腰腿痛的机理是人们广泛接受的概念,所以解除机械压迫便成了治疗的主要目的。梁吉(3)等通过大量临床验证认为:突出的髓核的大小与临床症状不成正比,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并不是造成疼痛的唯一原因;椎间盘突出后引起局部和周围组织的生物力学失衡,无菌性炎和粘连,才是造成临床症状的真正病理学因素。绝大多数病人经保守治后症状和体症消失的,突出的髓核并没有消失。故治疗本病要恢复腰椎管内、外力学平衡,调整组织间的相互关系,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神经根的瘀血、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炎症水肿,阻断炎症介质对神经根的继发性损害(4)。
依照祖国医学理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多因劳累过度,跌打损伤,外感风湿之邪,致肾虚血瘀,脉络瘀滞而发病。腰为肾府,肾虚则腰痛。自拟益肾定痛汤以补肾为主,其中补骨脂、狗脊、继断、怀牛膝、杜仲、枸杞有补肾强筋之功;炒白芍、丹参、鸡血藤则活血化瘀,养血通络;伸筋草通筋活络;桂枝经散寒通络。诸药相伍,有补肾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本观察显示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三维牵引,且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1
[2]陈佑帮、丁泽民,王沛.中医病让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6:28
[3]梁吉,刘泓、张红栓等.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7,5(5):39
[4]李金学,朱立国,扬强等.计算机控制三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出症的规范化研究[J].中医正骨,2006,18(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