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七夕食俗品巧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士毅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的“七夕节”,或称“乞巧节”、“女儿节”。此夕,人们做巧果,吃巧果,其乐融融。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笑靥儿”、“乞巧果子”,历史悠久,源于古时七夕人们作巧果、设酒宴祈请牵牛织女星。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七月七日作面,合蓝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作干糗,采蒽耳,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谓之‘果食将军’。”清顾禄《清嘉录·七月·巧果》:“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和白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汆令脆者,俗呼为‘苎结’。”清代吴曼云在《江乡节物词》的小序中也写道:“杭俗,七夕设时果祀双星。”谓之巧果。清时,苏州民间食巧果已盛行,清代蔡云在《吴歈》中写道:“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竟双星。”
  巧果的主要用料为油、面、糖、蜜,但款式极多,用料上有白面做的、米面做的;做法上有炉烤的、油炸的;形式上有圆饼形的、梭子形的。以麦面做的叫面巧,以糯米粉做的又名粉巧。在民间,手巧的女子做巧果有模拟神话中牛郎与织女相会时脸上泛起幸福微涡的果食“笑靥儿”;有模拟天上织女织布梭的小星的梭形面果;有模拟传说中牛郎掷给织女的牛拐子的小星的三角形面果。这些形态各异的巧果,不仅显示了女子的灵巧,也平添了人们的食趣。我国江南有不少出名的巧果,如温州民间称巧果为巧食。巧食包含“七夕乞巧”的意思,是用糯米磨粉,杂以红糖或面粉、米粉和猪肉合制的长条甜饼,形似指或舌,一指长的叫“单巧”,两个小指长的合在一起的叫“双巧”。不论“单巧”或“双巧”,放在油里炸过,遍体粘上芝麻的饼条叫“麻巧”,更有的还在上面印有状元、魁星等人物花纹,以讨个彩头。上海巧果为沪式糕点中的传统产品,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上海郊县农村新婚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走娘家时,都从娘家带些巧果回来送给丈夫。在苏州,巧果是民间的传统产品,每逢七夕节,主妇们用面粉或米粉和白糖调匀,捏成蝶形油炸而成,松脆香肥,甜中带咸,食而不厌。
  巧果虽小,却折射出我国博大的民族文化。七夕节食巧果,历久不衰,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仍具有无限的韵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504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