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时空对话,今古吟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越霞
今天的郑国渠称径惠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1932年,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建成径惠渠,渠首引径河水流量16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新中国成立后,对灌区进行了改善扩建,4孔进水闸拔地而起,渠首引水能力扩大到46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扩大到135万亩。改善后的渠系排列整齐,布局合理,星罗棋布的建筑物为灌区增添了诗情画意,像一颗瑰丽的宝石镶嵌在关中平原上。灌区内有郑国渠首、李仪祉墓、李仪祉雕像等。郑国渠首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的重要资料。
古代的郑国渠,始凿于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20余里,距今已2200余年。其渠首在今泾阳西端的瓠口,充分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使干渠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由于泾河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随之多次变化,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梁、广惠渠、龙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对郑国渠的改造和续建;郑国渠首遗址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连接湘江、漓江,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对促进我国古代汉族与岭南各少数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的统一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它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灵渠分南北两渠。站在南渠与湘江古道之间的秦堤之上,只见古木成荫,渠水似镜。由于灵渠的开挖是舒缓而行的,所以迂回行走在灵渠的水路和云路之间,一陡一个境界,一陡一个天地;“三十六陡下兴安”的赞誉名副其实。2005年12月14日,灵渠铧嘴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被洪水冲垮的秦灵渠的铧嘴部分恢复了120年前的原貌。2007年5月2日,广西桂林“灵渠至水街”水路首次通航,正式对外开放。灵渠水街有大量古石刻,其中的砖雕照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一座双面人物陶塑砖雕,它高5米,长6.8米,344个神态各异的人物塑像积淀了兴安县的千年文化。“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来过此地的郭沫若毫不吝啬对灵渠的赞美。
古代的灵渠,是由秦朝将军史禄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4年主持凿成的古运河,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灵渠全长37公里,主体工程包括分水桦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南北二渠及36座闸水陡门,全长36.65千米。石块相扣相衔砌成的500米长“人”字形大坝乃“铧嘴”,内高外低,斜坡状的坝面像鳞片一样镶嵌着一方方片石,远看去,大坝活像一条降服急流狂涛的巨龙,紧锁在湘江的源头里。大坝既可拦水,又能泄洪,不用设闸起闭就能自动调节水量,保持渠水相对平稳。灵渠的泄水天平,采用侧堰溢洪控制入渠流量,使蓄水缓缓而进,能保渠堤安全。而这一巧妙的设计,与埃及巴拿马运河有异曲同工之妙。南渠注漓江,占水量十分之三;北渠注湘江,占水量十分之七,故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可谓壮观。多水季节,河水沿天平运行,一部分越过鱼背似的坝体,跳跃而下,进人湘江故道,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美丽无比。
它山堰位于宁波鄞州区鄞江西侧它山、庙山之间的樟溪与鄞江相接之处,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巨大的条石层层级级垒成堰体如砥,继续发挥着它“阻成蓄淡”的水利调节作用。群峦怀抱中的它山堰周围还有冷水庵,岩寺与禅岩洞、云石庵、古城畈、贺知章钓台以及古石岩等人文景观多处,尤其是不远处的鄞江镇,历史悠久,享有“宁波之根”、“四明首镇”之称。1988年1月,它山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宁波市评为旅游十景之一。
古时的樟溪因河床浅,溪流多,水量大,常泛滥成灾,若无雨时又易干涸,且有海水倒灌,咸潮侵蚀等危害。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由著名水利家王元玮主持下兴造它山堰。堰体全长134.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为增强泄洪能力,又在堰东的南塘河上,分别建造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矸闸,为辅助设施,使江河分流,形成一个引泄完整、滞蓄可靠的以它山堰为总枢纽的水利系统。堰之西侧及北面,另有配套工程――洪水湾,起阻咸、蓄淡、排涝之效,还有官池墩、回沙闸,起抬高水位,沉淀泥沙,防止淤塞之功用。此外还有测水尺、分水龙舌尖等。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它山堰在建成后的一千多年里发挥了巨大作用,既灌溉了鄞西二十余万亩农田,又引水宁波城,供居民生活用。
中国的运河史相传从商朝末年算起。那时我国已凿成一条规模可观的运河,叫泰伯渎,是周太王的长子泰伯避至荆吴(太湖流域)后穿凿而成,位于今无锡市东南,全长24公里,河底宽6米,水深1.4米。据新编《无锡县志》地图所示,泰伯渎可分两段:一段称伯渎港,一段称伯渎河。到了春秋时期,开凿的运河渐多,在陈、蔡、楚、吴国属地分布。公元前486年,据《左传・哀公九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吴国因两战大败楚、越,吴王夫差认为自己在长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确立,便凿邗沟旨在运送军队和粮秣北上。邗,就是古扬州的意思,这条又名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的邗沟,自元代起成为京杭运河的一段。如今的古邗沟一带,每到春季,处处呈现小桥流水,一片醉人的浓绿,有桃花园、松竹园、梅桂园、银杏园等等。
周、秦、两汉时期是我国运河史的早期阶段,数量多却尚未形成以骨干运河为主的、全国性的运河网络。同时,对自然河道改造程度不深,水道比较浅涩弯曲,通航能力较差。进入隋、唐、宋时期,运河的面貌大为改观,凿成了一批以都城为中心,通向全国主要经济区的大运河。隋有东连黄河的广通渠,沟通河淮的通济渠,北通涿郡的永济渠;唐时在成阳附近的渭水河床上修建兴成堰,引渭水入漕渠;宋朝修建了一批辐射全国四方的运河,以汴河为骨干,加上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称汴京四渠。而如今,专家呼吁,全民支持的申请世界遗产项目的京杭大运河则是元、明、清三代的智慧结晶。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元,完善于明,到清代,仍然是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干线。从公元1282年开始,先后开凿济州河、会通河、浚坝河、通惠河、穿淮北新河以及改造南河。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线路最长,从北京出发,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南达杭州,全长达1790多公里的人工河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在元、明、清三代成为“南粮北运”的全国经济大动脉。当时兴起的30多座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运河沿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诞生在此。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黄河北迁,大运河遭到严重破坏;火车、海轮等现代交
通工具的兴起,铁路、海运等南北新兴的交通干线使大运河逐渐卸下其经济命脉的历史角色。然而,伴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进展,以及申请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英姿重现。细数运河沿岸璨若星辰的名胜古迹,84岁的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的话语仍由在耳:“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足可以与长城媲美。”“现在大运河面临着南水北调工程,如果不注意它的保护,包括它的历史文化,它的遗迹,还有它的生态,自然的风光,不注意的话,那这个损失就太大了,也是不可挽回的。”
历史上,江苏、上海、浙江沿海三省市一直倍受海潮灾害。尤其是浙北到苏北,因地势低平的原故,大部分地区潮水汹涌,经常有较大的潮涌。古代长江日上的广陵潮和钱塘江上的钱塘潮,既是地形造就的一种自然奇观,也挑战了当时苏、沪、浙沿海人民极大的智慧。古海塘,这项伟大的防潮工程,开始于秦汉,后来不断发展,由短塘扩展为长塘,由土塘进步到石塘,北起江苏连云港,南到浙江上虞,筑就了一座海岸长城。
如今,钱塘江古海塘的杭州段有五处明清海塘及其相关遗迹进行保护:一是杭州西湖区转塘镇狮子口村的清代钱塘江海塘,尚存石狮、镇海石柱和古樟;二是转塘镇镇江口村东侧河道北岸保存有用石板和石条纵横砌筑的长约2000米海塘遗迹,已经过改建;三是秋涛路飞云江路口至清江路段的清代海塘遗迹,长近4000米,为条石砌筑;四是清江路至杭海路段海塘,呈南北向延伸,中段保存有清代乾隆年间为修筑海塘而建的石结构碑亭和纪名石碑;五是位于余杭区乔司农场附近的乔司海塘遗迹。
在清代前期,先后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耗巨资将位于浙江海宁盐官的大多数鱼鳞石塘,改建成浙江巡抚朱轼创造的最坚固的新鱼鳞石塘。这类石塘的结构更为严密,所用条石规格尺寸统一,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浆砌成,上半部条石之间,用铁锔、铁锭连接。被誉为“捍海长城”的鱼鳞石塘中间,有一座尽览盐官古城的占鳌塔。这座用来镇服潮神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80年历史。占鳌塔高十五丈(39.375米),外观七层,内为八层:如今是海宁观潮的最大特色。登临占鳖塔,现在的游人同样能感受到“镇海塔旁白石台,观潮端不负斯来;塔山潮信须臾至,罗刹江流为倒回”。乾隆登塔后留下如此七言绝句,也是深受当地人血汗与智慧的福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1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