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朗读,创造一个延伸阅读的兴奋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儿童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单靠课内有限的阅读材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儿童课外阅读是所有语文教师较为关注的领域。虽然倡导课外阅读已是众所周知的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现状并不容乐观。如何切实地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的阅读注意力从过于浅白、通俗的“糖果类”书籍转移到相对有内涵的“营养类”书籍的阅读上来?通过在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的《莫高窟》一文时的一次有益尝试,探讨延伸儿童阅读兴奋点,拓宽他们课外阅读视野的方法。
  [关键词]朗读;延伸阅读;文化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76-02
  当下,儿童的“荒于阅读”或“低效阅读”依然是困扰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切实地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跳脱无孔不入的电子数码媒介,并把他们的阅读注意力从过于浅白、通俗的“糖果类”书籍转移到相对有内涵的“营养类”书籍的阅读上来?近日,我的一次突发奇想的尝试让我找到了一个儿童延伸阅读的兴奋点……
  案例呈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莫高窟》一文可谓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质朴而不失韵味的文字让学生们对远在大漠之中的敦煌莫高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心驰神往,从课后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就可见一斑。这让我萌生了是否需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再给他们加点“餐”的想法。
  那给学生们添点什么“精神食粮”呢?其实当初一看到这篇课文,我就不禁联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余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化散文——《道士塔》。这是一篇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剖析当年那段令每个中国人心生酸楚与愤恨的历史的优秀散文。与一般回顾那段历史的作品不同,余秋雨在表达愤怒的同时还很好地存有一个文化学者的理性,这就难能可贵了。文章自然是好文章,但如果把这篇文章当作“加餐”介绍给学生读,他们是否有能力来“消化”这样一篇对于他们来说文字有些晦涩的文章呢?余秋雨那在我看来难能可贵的“带有文化色彩的理性”是否会增加他们的阅读障碍,从而无法达到我的预期效果呢?曾经的失败尝试提醒我这个顾虑并不是多余的。而这样好的“食材”就这样白白浪费我又心有不甘。于是我打算对这份“食材”进行些加工,以让它更有利于学生们接受。
  那这道“菜”如何烹饪才会让学生容易消化一些呢?思来想去,我想起当年求学时常看的一档文化类节目——《子午书简》。一个人,一本书,娓娓道来,原本冷冷的文字转化成声波的形式,让人听来也有了热度,有了情感。无论是什么文字,一旦用朗读的形式再现出来,似乎就平添了一种莫名的亲和力。那如果我给学生们朗读这篇文章,并做适度的删减、取舍,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他们的阅读障碍呢?
  于是在第二天的午休时间,我捧着一本《文化苦旅》来到教室,准备上演一期山寨版的《子午书简》。我向学生们特意说明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午间活动,除了保持安静没有其他要求。听说我要给他们朗读一篇有关莫高窟的文章,这内容、这形式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所以他们个个兴致勃勃。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我用不疾不徐的语调开始了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我察觉到学生的专注和表情的变化,便也读得更加投入,更加用情。当听到“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和“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时,学生们的眼中盛满了惋惜;当我用较快的语速朗读“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圆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时,学生中有人发出了克制的叹息;当听到“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时,叹息声一下子迸发出来,此起彼伏。有学生激动得捶起了桌子,还有学生竟忍不住叫嚷:“那个姓王的真该碎尸万段!”为了避免群情激昂,我停了一下,不一会儿教室里也安静下来……
  当我读完最后一段后,教室里静默了,学生们大都陷入了沉思。虽然嗓子有些干涩,但看到能给学生们带来如此的情感体验,我觉得也挺值得的。我没有让他们说什么,而是说听了今天这篇文章,如果他们心中有什么感想想与我和同学们分享,可以写一篇“听后感”,长短自由,要求只有一个: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事后大部分学生都交来了“听后感”。在他们的“听后感”中,有的满纸都是义愤填膺;有的立志将来要为挽救敦煌文化作一份贡献;有的呼吁不要让这样的文化悲剧重演……当中还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字:有的赞同余秋雨的看法,认为王道士因为他的无知而无辜,要负责的人很多,他只是一个不幸的替罪羊;还有的甚至用稚嫩的笔触去尝试分析造成敦煌悲剧的历史原因……他们能有这样的理解和感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次朗读的效应还不止于此。几天后,我发现《文化苦旅》竟成了一些学生案头的课外读物,并有几个举着书主动来找我咨询或商讨文中内容……这时我方才确认,我的这次尝试成功了。
  案例剖析
  成功有时也可称为“成果”,无论大小,这“果”的背后总有着匹配的“因”。事后我略加分析,认为这次尝试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因”之一:创造性地巧选文本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遴选朗读文本时要多做斟酌,要把握好文本的适用性。如果文本太浅显,就难以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反之,如果文本太过深奥,要想让学生一直坚持聆听不走神就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道士塔》这篇文章与学生新近学习的课文《莫高窟》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在阅读层次上无疑又比课文高出一头,所以它较好地起到了一座“桥梁”的作用,銜接、勾连了学生的“已有感知”与“深层感知”,促使学生在听读时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并在其后激发了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的引导对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应该都是有所裨益的。
  “因”之二:创造性的朗读形式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之所以为学生朗读《道士塔》一类的文章的效果优于学生自主阅读,是因为我在朗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运用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并根据需要对文本本身作一些适当的取舍,从而把偏于理性的文字演绎成相对更为感性的语言信息,为学生们 “搬”开了可能影响他们阅读顺畅的“拦路石”,让他们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理解并内化为自我的感受。
  “因”之三:创造性的师生共读构建共情同感的场域
  如果这次的朗读尝试仅仅是一对一,或一对几,我猜想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因为学生在这次听读体验之中受到的影响不仅来自于身为朗读者的我,也来自于周边同学们的反应。同学们的一颦眉、一跺脚以及叹息声、怒斥声等,都在那一时段营造了一种让人自然而然产生共情的独特场域,让学生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受到由外及内的感染而心生感触。
  “因”之四:创造性的听读要求设定放松学生心态
  我在朗读文章前之所以没有给学生提出任何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和要他们听后要完成的作业,就是为了让他们带着一个绝对放松的心态来参与。因为在大部分时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放松的心境恰是他们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强的时候。后来他们的“听后感”完全是真正的“情动而辞发”,从而成就了一次没有预约的精彩。
  这个儿童延伸阅读的兴奋点的获得看似比较偶然,但它也提示我们,在引领儿童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征途上还是不乏可以“疗伤治病”“养身保健”的教育教学良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要常怀创造之心,常练创造之功,常试创造之法,妙手偶得也并非痴人说梦。
  (责编 韦淑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2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