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 新理念 新副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转眼今日,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最关注的当然是新闻,但静下心来耐心去品味的东西还是报纸的副刊。所以,副刊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这张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因而,好的副刊是一张报纸团结一大批读者的纽带。
  那么,在E时代,该如何办好报纸副刊呢?
  《青年报》曾有一个副刊“红花”,在上世纪80年代早中期,不仅读者众多,来稿也蜂拥而至,不少曾在“红花”上发表了作品的作者,后来成长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著名作家。那个时期可以说是《青年报》副刊的“黄金期”,或者说是整个中国纸媒副刊的“鼎盛期”。但是《青年报》一度走红的支柱品牌“红花”在报纸结构调整中,消逝于21世纪来临的前夕。
  2003年9月,《青年报》的新副刊“海派作家”,作为新时期的新尝试、新探索诞生了。但如何赋予其新的灵魂?该运用怎样的手法进行操作?需要怎样的团队强力支撑?这些都是“海派作家”的编辑必须时刻思考并给出答案。近4年以来,“海派作家”十分明确地将读者定位于城市新人群,努力挖掘城市新情感,展现城市新文化,突出大都市时尚、新锐的精神内涵,在E时代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报纸优秀传统的重任。其基本方针就是持续变革,在新时代新副刊的理念指导下,组建新的写作队伍,不断策划具有很强时效性的选题,争夺新的读者群,创造新的业绩。
  
  理念新:新时代副刊的内在灵魂
  
  “副刊的本质是文化。人类的一切文化,人类未来可能创造的文化,均在副刊‘表达’的视野之内。副刊不仅表达‘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传播与创造‘文化’”。①问题在于所要表达、传播和创造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
  孕育“海派作家”之初,我们就将其新理念定位为:邀约中国各地的杰出作家、优秀的自由撰稿人和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文学新人,以城市随笔、城市散文、城市杂感等等不同文体,对一个正在不断变化、变动、变迁的大时代、大都会作出感性的、形象的、深刻的、真实的、诚挚的解读,并且在这种种解读中努力营造、追求一种《青年报》独有的艺术文体和美学风格。
  “海派作家”首先新在它的版面理念上。要求“海派作家”中的所有文字都必须对时代生活、时代风尚和时代情感有着自己敏锐、独特的感受,而不是沉溺于空泛苍白的说教或老调重弹的铺陈。与此同时,也要求“海派作家”决不能走进另外一个将庸俗当生动、以肉麻为有趣的邪门歪道。那种曲解副刊的办刊宗旨,对着泛滥无度的“小市民情感”、“小市民心态”卑躬屈膝的副刊,绝非新时代副刊的品格。
  我们认为,“海派作家”理应追求人类的真善美,既顺应历史趋势的发展,同时又不是简单地追随所谓的时尚风气,它是卓尔不群的品格、气质和灵魂的真实呈现。
  
  策划新:新时代副刊的独特手法
  
  有论者认为,“报纸主要是发布新闻信息,那么,副刊也应该体现这种新闻价值和由新闻引发的深度思考。也就是说,副刊要加强新闻的渗透。这个新闻是广义新闻,不是具体的一个消息,而是时代和社会当下的某种现象和趋势。副刊上的文章要体现出这种现象或趋势。”②只是,副刊究竟怎样才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当下的某种现象和趋势”呢?身为“海派作家”的编辑,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摸索后明白,只有运用新闻操作中的重要手法―――策划,才能够凸显自己的风格特色。
  经历了2003年重大变革的《青年报》,将其主体读者群由昔日的学生转换为城市白领以及从山南海北来到大都会的“新上海人”。由于职业和生存的需要,这个主体读者群对副刊文字有着他们的全新要求:主题的当下性、文化的普适性、信息的多元性、解读的多层次性以及话语的震撼性。一句话,他们要求的副刊文字截然有别于传统副刊那种“孤芳自赏”、“死水微澜”般的文字,只有即时的、运动的且充满了风暴意味的文字方能兴奋他们的神经,满足他们的欲望,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海派作家”首次推出的策划主题是“2004年中国城市风情”,包括“蟋蟀”、“孵混堂”、“老街”等等。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密切地联系着当下的社会生态,怀旧的阐释与现代性的思考两者猛烈碰撞,擦出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较好地将新闻的时效性、社会的共鸣感和作家们深刻、睿智的文字穿透力包容在了一起。
  跨入2006年,“海派作家”加大策划力度,在每周一期推出“2006中国城市风情”这一主题的同时,新推出“2006年人类文化回眸”这个主题,期望使“海派作家”有一个更为辽阔的文化视野,有一种超时间、超空间的深度表达。迄今为止,这组策划已有“铁达尼号”、“拿破仑”、“毕加索”、“成吉思汗”等几十个主题问世,得到读者们的热烈追捧。
  由于强化了策划,使得《青年报》的“海派作家”与同城报纸的副刊相比,体现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倾向。传统的“从容淡定、雅致闲适”作派尽管没有被“海派作家”彻底抛却,但决不是“海派作家”追求的主体风格,精心、强力的策划,使得题材更为现实,叙述更为平易,观点更为尖锐,节奏也更为快捷。
  
  队伍新:新时代副刊的基本支撑
  
  要让“海派作家”始终保持独特面貌和独特风格,有赖于一支思想敏锐、观念前卫、才华横溢的作者队伍。这样,寻找适合“海派作家”版面定位的实施者,便是“海派作家”编辑的一大任务。此外,对年轻一代写手的精心培养,亦是对《青年报》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
  在为“海派作家”撰稿前的“云想霓裳”,曾是许多网站上呼风唤雨的角色,她训练有素的文笔充满了灵气。但是,她的许多篇什既没有具体内容,也没有华丽文字所呈现的精当细节,只是天花乱坠地一路涂写而来。选择拒绝易如反掌。但在拒绝这些文字的同时,是否也拒绝了一种新的文体?更重要的是,是否拒绝了中国年轻一代对未来生活的那份朦胧感受?编辑与“云想霓裳”们进行了深入沟通,在承认每一代人都有足够权利表达他们这代人情感的同时,尝试让他们的文字与“海派作家”的主旨能够较好地吻合。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成功的。3年后,“云想霓裳”已是“海派作家”的骨干作者之一,当《齐婆的夏至面》这样虚实结合的篇章出炉时,她自己也为之欣喜,因为完成了一次自我蜕变和超越。
  在罗致与编辑审美观念相左的才女才男成为骨干作者的同时,编辑亦为“海派作家”着力培养着文学、文化的“新锐战士”。从2006年年初伊始,“海派作家”陆续地策划了一系列青春主题,其撰写者中不乏还在上高中的学生。通过这些中国最年轻写手的流畅表达,使一代新人的心声清晰展现。不久前,发表在“海派作家”版上的罗叶作品《那一场凄美的樱花雨》和王婷婷作品《念雪》双双入围由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举办的“全球华语千字文大奖赛”,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对青年报着力培养“新锐战士”的一种肯定。
  对市民文学一直倍加关注的上海作家沈嘉禄在评论青年报副刊时写道:“青年报的副刊,在二十年前以培养青年作者为己任,但现在,在文学状况有了很大改变的环境下,青年报的副刊编辑及时调整策略,将一批成熟的中年作家争取到周围,成为基本撰稿人。在编排上,青年报的副刊还充分照顾到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开出了许多小栏目,以一种时尚元素和网络话语赢得了青年读者的好感。当然,更重要的是,青年报的编辑不是等米下锅,也不是看菜吃饭,而是密切关照当下现实生活,有计划地确立主题,然后请对这个题目比较了解而且有一定生活积累的作家来撰稿,使这个题目达到预期的选题要求。这就使副刊文章与现实生活及读者关心的话题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当新媒体对着传统报纸进行着逼迫式的挤压,当城市的新人纷纷聚集于E媒体的大旗之下,曾经的传统报纸拥护者纷纷倒戈、风流云散而去。此时此刻,报纸惟有变革,别无它途。传统副刊只有在自我颠覆、自我突破的运动中,最终与新媒体一争短长。
  
  (作者系《青年报》副刊主编)
  
  注释:
  ①白贵:《为当代报纸副刊定位》,《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6日
  ②晓穆:《报纸副刊的兴衰与走向》,《中国记者》2005年10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15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