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患者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社工介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人口老年化不断加剧,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也急剧增长,高龄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在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并且这种疾病目前还不能治愈。经研究,通过干预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和缓解阿尔茨海默症。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首先概括性地介绍阿尔茨海默症的特征和发病的原因,然后在社会工作者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时,通过目前被证实的方法,提出一些有效帮助老人预防或缓解此疾病的建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 社工介入 照料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056-02
  “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随着老年化的加剧不断成为社会的热词,老年痴呆或与其相关的症状也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由于中国从1980年开始实施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结构已严重失调,少子化与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数比例逐年增加。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而中国作为最大的人口大国,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人数也是最多的。相关数据表明,该病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阿尔茨海默症成为了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此外,值得一题的是研究者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人中女性人数远多于男性,大致排除在老年人群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因素,即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的事实,女性老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依然高于男性老人。下面我们将概括性地了解阿尔茨海默症和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该病症。
  一、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在中国俗称为“老年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 。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划分,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症或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症或老年性痴呆,因为阿尔茨海默症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根据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阿尔茨海默的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认知功能减退,另一方面是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该病症通常导致大脑皮层受损伤,会导致如失语、失认或失用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等。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每一年都会总结和发布当年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情况和可靠的研究结果,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和指数报告》(《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中。它总结了以下确定的发病风险的主要因素:第一,身体的衰老。没有基因突变的人一般65岁前极少得阿尔茨海默病的,也就是说不老基本不会有危险。只可惜我们无法阻止衰老的进程,这点无法预防。第二,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家族病史。父母或亲兄弟姐妹这类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家人如果有阿尔茨海默病,那么自己患病几率也比一般人要高。这可能源于一家人有相似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第三,人体基因突变。第四,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非痴呆,而是处于以下的状态:出现了思维功能的下降,家人朋友可以从其日常行为中发现不对劲,但是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在一些药物治疗后,可能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现象,这是可以逆转的;其他的情况中,某些可以逆转,某些会保持现状,某些会恶化,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第五,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健康与心脏健康是紧密相连的。第六,社交和饮食研究表明,保持社交和饮食健康对脑健康有益处。第七,脑外伤。有研究显示,中度脑外伤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几率两倍,重度增加四倍多。
  二、社工如何发现和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是社会工作者主要的服务对象之一,提前发现和诊断服务的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老年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需要掌握的技能。
  如何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两方面出发。第一个方面:在收集和整理服务老人的档案时,应该通过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发病特征来判断老人是否是该病症高发人群。在上文中提到,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家族病史等一系列的特征可以用来判断老人是否是潜在的高发人群。关于对这些特征的获得和判断,应该在社会工作者接触服务对象时,为其建立档案。在老人的个人档案中,应该包含自己的病史和家族的病史、是否患有容易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有相关服务经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档案可以初步判断老人是否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人群。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测试和医学诊断来最终判断老人是否确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为了科学地诊断老人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通常会借助生理学或心理学的相关测量样表和医学对大脑检测。关于测量样表,通常会先用病症查检表,如通过对痴呆评定量表(D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四种常用诊断痴呆量表的比较分析,为筛查诊断痴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逐渐发病的病症,被怀疑患有此病的老人在没确诊之前,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最后,通过客观的医学评估来判断老人是否患病和患病的程度。
  三、社工如何帮助老人缓解症状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观点,阿尔茨海默病是几乎不能被治愈的,所以社会工作者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老年病人只能做到去缓解他们的病症,不能从根源上制止病症的发生。芬兰老年干预研究,在对芬兰1260例患者在的测试后,为防止认知功能障碍和残疾,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营养,注重增加水果,蔬菜和鱼,并避免饱和脂肪。还可帮助他们做认知训练演习。这样能从执行功能和精神运动速度方面,使病人得到真正显著改善的治疗。要鼓励患病老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运动是一个可以明显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社会工作者根据老人身体的基础情况,可以制定出针对不同老人的运动方案。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人进行人生回顾或往事缅怀的社会工作服务,加深老人对自己人生的记忆,从而减缓记忆力衰退的速度。社会工作者对所服务的特定老人,开展对其订制的人生回顾计划。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
  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最好先作一下前测,了解老年人对生活的感受。比如,可以运用相关样表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满足感和抑郁症状,建立评估的基线。人生回顾不仅是要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一生,重要的是通过回顾获得领悟,使老年人摆脱过去的阴影,生活得更满意,更有建设性。所以建立评估的基线很重要,它可以让社会工作者和老年人在工作结束的时候能评估介入的成效。
  再次,人生回顾疗法。回顾所用的时间可以根据老年人作人生回顾的目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个人的偏好等决定,一般每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会用两节的时间来讨论。在内容安排上,可以制订一套方案,明确探查的领域,比如可以探查死亡、悲伤、恐惧、读书生活、艰难的事情、工作、与他人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在有的人生阶段可以是重点,但不是每个阶段都要探讨这些话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加以删减。在回顾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老年人没有提及的在特定人生阶段一般会有的事。要弄清楚老年人是记不得了,还是有意这样做。若是有意,那么很可能表明有未解决的冲突。要放慢节奏,帮助老年人仔细回忆过去发生的事,并给一些事赋予新的意义。
  最后还有音乐治疗法。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上述的四点,都是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有效缓解患病老人的主要方法。
  另外,上述的办法进行的同时,患者应该在家人和社会工作者的陪伴下就医,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药物治疗。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老年患者自身记忆力衰退严重,无法监督自己按时按量吃药。所以负责老人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和老人家属、医院护理一起按时提醒老人吃药,同时还要注意勿使老人因健忘而多服药物。并定期带老年患者去医学进行复查,来检测病情发展的程度。
  四、社工应该如何照顾患病老人
  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容易发生失忆、走失、跌倒、忘记水煤气等问题,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特别是晚期患者,其认知能力严重下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情况非常严重,需要长时间地面对面护理或照料。有统计数据显示,看护者每日要花18小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对患者的照料一般是家庭照料和在养老院或医院照料。针对我国的情况,大多数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都是家庭照料,以家人照料为主。也有部分患病老人在养老院和医院有专业的护工进行照料。服务老人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发展成专门服务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人才。不过介于社会工作者的自身特征,社会工作者对患病老人的照料应该是以指引为主、日常照料为辅。社会工作者很难做到对某一个患病老人进行长期的每日18个小时的照料。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好引导工作,帮助患者家人开展好日常护理照料的工作,并对照料工作给出建议或规划其照料安排。
  对于患阿尔茨海默病比较严重的老人,他们大多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已经严重下降,无法自理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有家人或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全时照料。社会工作者要按照老年患者的情况,结合专业医生的建议,制定出针对老年患者的照料方案。具体的照料,社会工作者可以参考相关书册,如洪立、王华丽主编的《聪明的照护者――家庭痴呆照护教练书》等。必须注意用药、加强看护水平、防止走失、跌倒,以及避免患者独立操作电器燃气等复杂或有危险性的设备。多沟通、做简单智力训练游戏。定期复诊检查认知评分,精神状态也要观察。如果发生一些精神类症状,社会工作者和患者家人都要及时跟医生联系。社会工作者在规划患者照料计划时,应该注意其睡眠质量问题,同时任务化照料方式。另外,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老人走丢迷路等情况,嘱咐家人和护理尽量不离开老人,以防止其走丢。社会工作者应该给服务的老人制作ID卡,随身挂在身上,其ID卡应该包括老人的住址和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以保证老人外出走丢或迷路后,别人能帮助老人送回到住所,或联系到其家人接其回家。
  【参考文献】
  [1]迪特里克,隋玉杰著.老年社会工作[M].中国居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F.埃伦.内廷.宏观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居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3.
  [5]洪立,王华丽主编.聪明的照护者――家庭痴呆照护教练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6](加)瑞德・普瓦里耶,塞尔日・戈捷著.阿尔茨海默病全指南[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24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