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实习》实践教学建设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客运实习》实践教学建设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型应用型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客运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思考从建设规划化、信息平台化,实践管理体系化三方面发力,力求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实现“理论—实践-理论”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关键词:客运实习;实践教学;建设规范化
客运实习是培养适应高素质、应用型的航空运营管理人才需求,贯彻学校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将系统掌握工商管理、经济学、交通运输(航空运输)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航空运输的行业规则与惯例,能胜任航空运输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中航空旅客运输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创新、控制、协调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相结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机场、航空公司、运输公司或航空货运服务企业内部开展的一项系统性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学校导师和企业带教老师的“双导师”制对实习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实习前的安排、实习中的信息反馈与危机处理,实习后的双向评价在内的实习教学信息平台。
一 《客运实习》特色
(一)校企合作、产学交替实习模式
早在1993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与上海航空有限公司确立了校企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上海航空公司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实训条件,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在机场、客运部以及航空公司各个岗位顶岗实习的机会,亲身感受到了民航运输企业运作的方式。学院每学期都聘请航空公司商务部骨干担任本专业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创立了产学交替的“2+1”实习模式,即两个在校学习的理论学期与一个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工作的工作学期,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按照“AT-AT-WT”规律交替进行。
(二)实习内容按岗位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基本的民航职业素养、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熟悉工作现场环境,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旅客购票的流程,理解客票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客票的填开、使用、变更、签转、退票和换开业务。掌握旅客乘机手续办理流程,了解客运值机工作内容和程序。了解旅客进出港流程,掌握进港航班服务工作,掌握出港航班服务工作,理解特殊旅客服务。了解行李查询的流程,掌握行李不正常运输的处理,了解基本的行李电报,了解航班商务平衡流程,了解绘制平衡图的方法,理解计算机航班平衡操作。
二 《客运实习》目前存在瓶颈
(一)实习复杂度、管理上存在困难
依托上海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和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理念的指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公司校企共同合作联合成立航空运输学院,学院成立伊始,就结合航空运输行业发展需求,将客运实习实践引入到学生培养计划中,逐步形成产学交替的、以上航客运部为实习基地的、覆盖航空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在此期间,实习主要采取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进行,既主要依托学院与民航企业的产学合作关系,采取双导师的制度,并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队伍。然而随着东上合并,实习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实习内容基本依赖于实习单位业务工作开展的要求,导致实习安排、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出现变更或调整,给各方带来协调上的问题;由于一次性参加实习的学生较多,校外单位无法一次安排较多学生,往往只能采取分散多处多点实习,或采取分批分组的形式,这客观上加剧了实习的复杂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加大了带教老师的工作量,不利于统一监督和管理,以上种种,给实习的正常、有效、顺利开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
(二)缺乏高水平的“航空客运模拟实训室”
“航空客运模拟实训室”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训环境,按民航客运岗位流程设计实训项目,开展“航班和运价查询、旅客订座记录操作、退票和变更操作、旅客出票训练、航班建立训练、航班更改训练、旅客座位安排、行李的接收与检查、联运服务、航班控制、旅客座位控制、货邮的配载与平衡训练”等航空公司候机楼主要客运业务的实训。通过多次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民航客运服务技术;具备应用 “CRS销售系统、DCS离港控制系统、CKI值机服务系统、LDP载重平衡系统、计算订座系统”等航空公司客运基础软件开展客运服务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角色意识。
有必要通过实习实践教学建设,构建实习统一管理平台和信息平台,规范实习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甄选实习单位,合理设计实践范围和领域,完善实习的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的全过程信息沟通渠道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平台。
三 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建设规划化
建设规划化包括管理的规范化和运作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化依赖于校企合作模式形成的培养机制,以及实习中采用的“双导师”制度。校企合作模式形成的培养机制通过设立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的院务委员会为培养机制提供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运作规范化通过建立健全实习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实习文档规范要求,实习双导师制度,实习成绩评分标准,实习材料归档材料要求,实践教学团队将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力求适应实习新形势、新状况,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兼顾各方利益的有弹性的规范化制度体系。
(二)信息平台化
实践信息平台化建设是利用学校课程中心网站平台体系,确保师生之间实习全过程信息有效沟通,提高学生实习效果。该平台不仅可作为发布要求、做好上情下达,师生沟通与互动的平台,而且更多的作为实习的经验总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方便校外实习单位、学院带教老师、学生三者之间交流和处理事务的平台,以便满足不同的服务目的,也为实现“理论、实验与实习相贯通”的实践教学链提供专业的训练环境和学习环境。
(三)实践管理体系化
体系化管理包括实习前的安排、组织与协调机制,实习中的信息反馈与危机处理机制,实习后的双向评价与基地甄选机制。同时积极筹建“航空客运模拟實训室” 开展航空客运服务的专项实训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客运服务技术、胜任相关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作用。“航空客运模拟实训室”可供“计算机订座系统上机实习”、“客运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用;也可为“配载与平衡”、“客运销售”、“航空旅客运输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开展课内实验项目提供支持。
四 结论
客运实习实践教学建设以“建设规范化、信息平台化、实践管理体系化”为原则,为实现客运实习全过程、全方位的积极管理,以客运实习信息平台和管理平台构筑为基础,以客运实习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化为两翼,确保实习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前,邹霞.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2.
[2]夏建国,易丽.打造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43-46.
[3]贾慈力等.虚实结合的校企互补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6):162-164.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5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