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班级环境建设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及优良的品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新、优雅的班级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 班级环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197-02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已有研究表明,班级环境与学生情感的相关性要大于与学习成绩。[1]我国当前教育模式下班级设置从小学到中学都有固定的教室,稳定性较强,班级气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更大作用。班级环境指学生对班级的社会心理氛围感觉。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充分利用环境建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把它放在突出位置。
  一、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花,还是挂图片,我们应从审美高度,挖掘育人功能。”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通过现实来影响心理。[2]教室是学生学习和师生交流的场所,干净、温馨的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因此在教室环境布置的过程中,首先应体现以下幾个原则:
  (一)物质环境建设基本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
  首先要体现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落实在教室布置中以学生审美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在布置教室时,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每面墙的设计,之后由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发挥所长,完成面墙布置,从而锻炼学生自主能力。
  2.要体现生生参与的原则
  教室的每面墙都应留下学生参与的痕迹,让学生都体验到参与的喜悦。学生参与体验布置过程,会让他们对教室产生爱惜和爱护意识,并自觉爱护“共同的家园”。
  3.常换常新的原则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固定布置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削弱教育功能。[3]在每月重要节日或活动时,班主任更换教室班级布置,通过照片或文字的记忆,使学生获得一种精神力量,激活前进动力。
  4.形式多样的原则
  教室布置形式要多样化,如黑板报、手抄报、作品展示栏、名人名言等。当然,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固定一些栏目,激发学生积极性,如作品展示栏可以每月更换,布置优秀作品评比活动,尽可能让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在作品栏中展示自己,获得自信。
  (二)物质环境建设基本策略
  1.激活墙壁文化
  班级墙壁占据面积大,墙上文化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资源,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让他们大胆发挥,分享创意,体现个性,彰显自我,并根据学生布置情况进行评比奖励,激励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产生向上的不竭动力。此外,要有效利用班级各个角落,如布置“图书角”“英语角”“安全角”等,使之发挥教育功能。
  2.用心维护设备
  班级中多媒体电脑及课桌座椅都可以成为班级物质环境建设的基础。教师借助班级中存在的物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规范学生桌椅物品摆放、爱护公物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造温馨和谐的外部环境。
  二、班级精神环境建设
  (一)建立民主公平的班级制度
  小学是人格的初步形成时期,学生易受外界影响,各方面发展都不稳定。作为班主任,要创建有个性、有力度、有效度的制度文化去影响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制定“班级公约”
  每学期开学,班主任就应召开班会,让学生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共同探讨“班级公约”,涉及安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每一条都应来自学生心声,都应考虑学生需要,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标准。且在“班级公约”正式确定之前进行试行,再讨论修改,最终由班委代表集中完善。
  2.实行班干轮换
  班干部通过自荐、推荐、民主投票、民主评议产生,并设一定的试用期。[4]在班干部选用上实行正、副双岗位竞争机制,即每个岗位设两人,使班干部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班主任在健全“班干部”管理时,应尽量调动全员积极性,可以增设“一日班长”“卫生组长”“图书管理员”“观察记录员”“安全巡视员”等岗位,并定期轮流竞选。
  3.建立多元评价制度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小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赞赏。所以,班主任应在班级建立多元评价制度,通过“小组擂台”每周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建立“星光大道”星级评比,每月评选出“学习之星、作业之星、守纪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并在班会课上亲自颁奖。实行多元化评价,正契合新课改的评价观,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从而主动发展。
  (二)营造温馨和睦的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生得到的支持有关。在学校里,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更多支持的学生比在这方面较弱的学生更喜欢学校。[1]因而,温馨和睦的班级关系,对学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师生关系
  要树立正确师生观。作为小学班主任,应适度管理,尊重每位学生,及时听取意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班主任要塑造良好形象。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必须严以律已,为人师表;应学会沟通,在与学生沟通中注意:俯下身子,直视学生,充满关爱,一视同仁,在交流中,应多使用鼓励语言,不用攻击性指责性语言。[5]
  2.生生关系
  小学生心理和处事能力决定他们难免会与朋友产生摩擦。因而,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此外,还应通过一些活动去增加彼此互动、加强同伴之间交流合作,更有利于促进班级整体的发展。
  (三)善于利用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指学生在交往中自觉形成的群体。小学生同辈群体有可能跨越班级、年级乃至学校。它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因此,班主任应正确认识并利用同辈群体对学生影响。
  1.科学认知同辈群体构成
  教师可以结合自然观察,定期采用“社会距离测量”的方法加以测量。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了解同辈群体的基本情况。在准确把握基本事实基础上,教师可以优先对那些亟待辅导的同辈群体展开工作。
  2.利用同辈群体开展个别教育
  实验表明,教师对于个别儿童的批评和“说教”,在很多时候因为同伴对个体的“支持”而消解,同伴甚至还助长了个体与教师的对立情绪;但当教师能够取得同辈群体的认同时,情形可以恰恰相反,同伴不仅不会消解,而且会支持、巩固和增强教师的教育影响。因此,教师和学生谈话不必拘泥于一对一形式,可以邀请群体成员共同参与。教师在教育个别儿童时,不仅要看到儿童个体,更要看到儿童“身后”的那个同辈群体。
  3.利用同辈群体开展集体教育
  教师需要承认和尊重同辈群体作为儿童交往的一种自发性存在,同时又要能够预防和抵制其消极性影响。在不与集体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下,给予同辈群体活动的自由和空间。对于有“问题”的同辈群体,教师要在正视其存在及其合理需要基础上接纳这个群体,而不是给这个同辈群体贴上诸如“××帮”之类的标签,更不能因此损害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教师可以组织和开展群体活动,以同辈群体为单位,促进班级同辈群体成员之间交往和合作。
  参考文献:
  [1]屈志勇,邹泓,王英春.不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1).
  [2]刘秀斌.我爱我家——从教室布置看班级文化的建设[J].小学教学参考,2013(6).
  [3]金培付.教室布置,让每一面墙都说话[J].新课程习,2012(7).
  [4]吴影.小学班级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吕亚娟.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2013(12).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