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廊桥文创产品开发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志明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为了打造文化强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植力度。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发和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希望创立一个属于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创品牌。廊桥作为古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此,文章对廊桥文创产品发展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廊桥文创产品开发的价值;其次对当前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探讨;最后提出一些提高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和利用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推动廊桥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利用
  中国廊桥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闽东北和浙南山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廊桥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营造技艺。2009年10月,“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急需加大对廊桥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这不仅是对廊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满足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
  1 廊桥文创产品开发的价值
  廊桥又称为“蜈蚣桥”或“风雨桥”。它因其独特的营造技艺,被称为我国古代桥梁历史研究的“活化石”,在开发中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独特的营造技艺
  从外在形式上看廊桥,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非常相似。但从营造技艺方面看,廊桥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如政和的洋后桥、坂头花桥、泰顺溪东桥、刘宅的“仙洞虹桥”、武夷山余庆桥等,它们虽然都属于廊桥,但风格却有很大不同。政和洋后桥为木拱廊桥,桥庙结合,由三节苗、五节苗及剪刀苗拱骨相贯而成;坂头花桥为石拱阁楼式廊屋桥,主楼三层翘檐,两侧偏楼两层翘檐。桥上共有9个神龛,桥面上有2条通道,5米通道为古代官员和男人通行,另一条不足1米的通道是专门为妇女和牲口通行而建;泰顺溪东桥属于八字撑桥;而刘宅的“仙洞虹桥”与四合院式的民居相连,桥身分两层,下层是桥,供人通行;这些廊桥都集中了山、水、屋、桥于一体,其造型美观且实用性强,自身又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因此,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2 丰富的文化内涵
  廊桥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祭祀
  如刘宅的“仙洞虹桥”上层是刘氏祠堂,摆设着神龛,供奉土地神、观音、关公、社公等神佛雕塑或画像等;政和洋后桥,桥南端建三圣尊王庙,供奉徐惠吕公,桥中亭设神龛,供奉真武大帝、观音菩萨等护佑佛。
  1.2.2 传说
  我国的闽浙山区中,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廊桥。而每座廊桥都会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如政和洋后桥、后山桥、坂头花桥,庆元来凤桥、玉带桥、永安桥等,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1.2.3 风水
  廊桥也是一座“风水桥”,村尾溪流水口处是廊桥建造的首选,具有锁一村之风水的美好寓意。如福建闽东、闽北地区在对廊桥开发中,就非常注重风水一说,不同位置的廊桥发挥着不同的风水营造作用。
  1.2.4 景观
  在绿树成荫的深山中,廊桥搭配蓝天、溪流、峰峦等自然景观,使其整体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大自然美景。如政和洋后桥、坂头花桥、庆元如龙桥和景宁莲川大地桥。廊桥的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廊桥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具有极大开发价值。
  2 当前我国廊桥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2.1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科学的开发规划
  廊桥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制订完善的保护规划,才能更好地传承廊桥文化,使其得到长久发展。然而,在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保护机制,廊桥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工作没有落实。也没有制订科学的开发规划,很多地方一味地突显廊桥文化,认为只要廊桥数量多,就是对廊桥文创产品的深入开發利用。这样不合理的开发,不但没有对廊桥文化起传承作用,且廊桥周边新建房子的增多也会使生存环境遭到建设性的破坏。
  2.2 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利用缺乏品牌优势
  廊桥分布相对分散,难以整体规模开发利用,不能形成整体品牌优势。廊桥主要分布集中在闽东北的政和、寿宁、屏南、周宁、顺昌、延平、武夷山、建瓯和浙南的泰顺、景宁、庆元等。这些地区之间距离比较远,即使在一个地区,也有一定距离。且交通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健全,难以形成旅游地。各地旅游产业再对廊桥文创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也都是各自为政,只宣传自己地区的廊桥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很少与其他地区进行协作。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和利用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整体品牌优势的发挥。
  2.3 缺乏延续传承的人才队伍
  在对我国廊桥文创产品发展情况调查中得知,廊桥营造技艺注重口头传承,很少有文字记载。这样的传承方式,往往导致一些营造技艺流失。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对廊桥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认知也越来越浅薄,很多人不愿意继续传承廊桥营造技艺。即使有一部分人仍在传承,但随价值观念的改变,其在建桥工艺中已经难以达到仿真遗存古廊桥的水平。廊桥传承人才队伍的缺乏,不利于廊桥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3 提高我国廊桥文创产品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廊桥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民众提供遮风挡雨、休憩社交、祈福祭祀等的场所。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廊桥的这些功用逐渐弱化。但廊桥所具有的观赏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工艺水平及不可再生性等是旅游村开发的重要资源。廊桥的保护利用和文创产品开发仍具有很大价值。因此,针对廊桥保护利用和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1 构建完善的保护机制
  首先,要提高领导的认识,明确廊桥保护利用和文创产品开发的职责范围,并严格落实每一项机制,以此保障廊桥保護利用和文创产品开发。其次,制订科学的开发规划。在规划制定中,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地理环境,与当前开展的“美丽乡村工程”“奔小康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做好开发规划,争取把开发和保护廊桥文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村庄环境等结合起来,建设一个和谐、温馨的廊桥文化新农村。
  3.2 开发中注重品牌优势
  当前,廊桥文创产品是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来源。若想打造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廊桥文化旅游基地,要注重品牌的重要性。针对廊桥品牌所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强化。首先,搭建廊桥和农家乐文化传承的平台。让廊桥文化深度融合到农家乐文化中去,以此来提高廊桥文化知名度和品位。如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和廊桥周边村落、水流两边的建筑等相结合,进行改造,展示文化空间与传承环境。其次,促进乡村廊桥旅游地的发展。对廊桥分布不集中的情况,要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完善。各地在对廊桥旅游地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改变之前各自吆喝的现状,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多举办一些廊桥旅游文化节,开展《廊桥图片展》到高校、部队、社区巡回展览,扩大廊桥文化的影响范围,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再次,开发独特的廊桥文创产品,如廊桥模型、廊桥木拱结构模型搭建体验、廊桥照片书签、台历、挂历、明信片、装饰画、剪纸等,实现廊桥特色与文化的充分结合。
  3.3 培养具有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承人
  廊桥文创产品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传承人非常重要。首先,要保护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承人。目前徐云双、黄闽屏、黄春财、郑多维、郑多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大对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通过恢复“父传子”的传统技艺传承手法,培养精通廊桥建筑文化的研究团队。也可建立木拱廊桥传习所,培养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
  参考文献
  [1](民国)李熙.政和县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龚迪发.福建木拱桥调查报告[M].合肥:科学出版社,2013.
  [3]姚洪峰,黄明珍.福建省连城玉沙桥勘测及其维修加固策略初探[C]//.福建省文物局,厦门大学.闽浙木拱廊桥保护利用与申遗(政和)学术研讨会,2013.
  [4]孙琦琦.试析闽浙木拱廊桥的文化价值和保护利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
  【作者简介】王志明(1961—),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文博馆员,为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博物馆的馆长和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文物保护中心的主任,研究方向:文物展示、宣传、保护、利用和传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5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