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视阈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科研对于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科技发展迅速,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因素,而协同创新有助于目标的完成,有助于我国的科技发展。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的意义的分析,找出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同创新视阈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科研 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201—02
我国曾在2012年发布过“2011计划”,要求高校进行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的工作方式,可以集中发挥我国高校的资源优势,加速我国科技发展进度。这种战略的制定,可以帮助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一、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的意义
1.提高我国经济实力
高校承担着我国大量的科研任务,高校科研为国家各行各业提供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技术被应用于生产制造等各行业。高校科研实力提升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协同创新可以提升我国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在协同创新的条件下继续完善我国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2.推动文化发展创新
我们国家一直都在提倡科教兴国,高校承载着传播知识的重要责任,高校通过协同创新,对文化知识进行创新传播,加速我国学术发展的进程。高校不进行知识创新,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文化传承做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1]。
3.推动我国社会进步
高校聚集大量人才,是科技发展知识传播的根据地,为我国科学研究不断作出贡献,且高校中学科知识齐全,协同创新比较容易。将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结合现代经济发展趋势,服务于企业,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二、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科研协同创新意识落后
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加速知识文化传播速度,我国相继下发了“985工程”和“211工程”等计划,以加速我国的科技创新,但是目前协同创新在高校实行还存在障碍。虽然我国颁布了很多政策支持科研,但是由于大学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很多高校的科研协同创新意识上不去,很多高校协同创新都流于形式,还是采用原有的理念保守地科研,不敢大胆尝试创新,更加注重论文发表;而且在联合研究的过程当中,经费分配不合理,这导致各方都不愿意加大研究力度,缺乏科研协同创新的意识,工作目的性不明确,影响我国高校科研系统创新的发展。
2.科研协同创新制度落后
我国的大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较少,界限明确,高校科研人员难以协同研究项目。在科研管理上我国大学对外合作的能力不强,也缺乏有效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科研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市场,导致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率较低,科研成果难以应用于实际。不能将科研成果和企业实际应用进行结合,无法促进经济进步。而只有高校和政府、企业建立起联系,科研才能发挥作用[2]。
3.科研协同创新目的模糊
科研本质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协同各方的目的不统一,甚至部分高校、政府和企业部门注重于自身利益如何才能最大化,这就导致了科研方向的偏离。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对于撰写和发表论文更加重视,却没有考虑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科技发展动力;企业的侧重点在于经济利益;地方政府的侧重点在于经济增长点,三方的目的难以统一,这也是导致科研协同困难的原因。另外,科研目的不清晰,协同创新进行科研也缺乏具体的规划。
4.国家政策保障待完善
国家为保障科研人员的利益颁布了相关政策,以期促进各方协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其中很多规定的细节不够明确。一旦协同创新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不利于保障各方利益,难以解决协同创新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三、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的策略
1.树立协同创新的科研理念
高校科研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科研人员应意识到自身的使命感,提升自身的科研管理意识,结合市场的实际进行研究,不断创新,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将科研协同创新当作自身使命,为国家科技作出贡献,服务于中国经济。高校可开展一些营造科研协同创新氛围的活动,科研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格局,学习更多关于科研结合实践的知识,不再只以写发论文为研究的侧重点,而是强化自身的合作精神,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实际应用,为促进经济发展贡献高校的力量。
2.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我国高校的学科之间界限清晰,导致协同合作困难。高校应整合校内资源,使各个学院之间可以协同合作完成科研任务,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汇集人才的智慧;组织活动让科研人才能进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人员协同创新进行科研任务的积极性,让高校的资源能更加充分被利用起来;完善科研人员的管理制度,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协同进行科研任务,对科研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细化,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让科研人员的价值得以体现。[3]
3.搭建信息化科研管理平台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采用信息化科研管理的方式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的使用更有助于高校科研人员进行资源共享,因此高校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高校科研系统的数据库,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的基础数据,方便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最大的问题是研究成果较多,转化率较低,研究成果只有少量应用于企业实际解决问题,高校采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同时可充分利用网络,在网络上将政府企业进行链接,这种方式更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线上信息化管理合作,线下组织一些活动,也可以建立线下的交流平台,让政府和企业能实现与高校的对接,进行协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4]。
4.完善奖惩制度体系
通过完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需要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不断完善奖励机制。对于科研人员不应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最终评价标准,应以研究项目的成果的可应用性和创新性进行综合评价。科研经费应以研究项目可带来多少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拨款,将考核侧重点和所创造的实际效益挂钩,通过完善奖励制度体系,提升高校师生的科研积极性。对于研究懈怠的科研人员,或者关注论文成果不顾实践效果的科研人员,也应出台惩罚措施。总之,高校要完善科研奖惩制度,鼓励高校师生进行创新,增强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加速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发展进程。
四、结语
高校科研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协同创新是当前社会需求,高校科研力量和政府、企业协同创新,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高校应基于协同创新视阈,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方式,增强各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树立科研创新理念,建设创新型社会。
参考文献:
[1]乔江艳,汪泳.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大学科研团队的组织模式变迁与实践路径探索[J].关东学刊,2017,20(8):136-141.
[2]黄晓琼,陆玉梅.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229-230.
[3]贺菲.协同创新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29):159-160.
[4]惠艳烂.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7(22):28-30.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7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