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结构性存款是一种新兴揽储工具及收益增值产品,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假”结构、监管不“力”、口径不“一”等问题。首先阐述了结构性存款部分内容,其次分析了结构性存款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解决结构性存款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商业银行层面和投资者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结构性存款资管新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072-02
在我国,结构性存款并不是一种新兴的事物,2002年,光大银行首先推出了结构性存款业务。2005年12月,中资及外资银行通过了银监会的批准,可以发行股票类挂钩产品和商品挂钩产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首的相关机构,掀起了新一轮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浪潮。事实上,结构性存款已经在国内存在并发展近20年了。
一、结构性存款发展状况
自资管新规征询意见正式实施以来,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发展迅速,规模迅速增加,同时也呈现出一些不同于早期外币结构性存款的特点和问题[1]。
(一)特点
1.规模突增
从余额角度看,融360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3月底,我国的结构性存款量已达到11.19万亿元(4月份数据尚未公布),环比下降0.28%。其中四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量为3.9万亿,占比为35%;其他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量为7.28万亿,占比为65.13%,可以看出,其他中小型银行是结构性存款的主要构成部分。
从发行量看,本周(2019.3.1-2019.3.7)结构性存款产品发行数量131只,较上周减少4只。从平均预期收益率来看,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2%,较上周下降9BP。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和收益率
就大型银行而言,以私人结构性存款为主,其他结构性存款为辅;而中小型银行则是以单位结构性存款为主;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分别占比为60.83%与67.03%。
2.假结构
结构性存款名为“结构”,实为变相刚性兑付产品,已失“结构”属性。
例如某行一款与黄金挂钩、期限31天的结构性存款,规定:黄金价格相比期初价格上涨下跌400美元/盎司范围内,收益率为3.3%,否则为1.15%。
(二)问题
1.监管不力
虽有监管原则,但仍未纳入有效监管轨道。具体查阅表1文件内容。
2.口径不一
监管口径混淆保本理财和结构性存款;会计口径中混淆各银行会计科目。由于各银行的会计科目不一致,因此各行的存款成本有所误差。(见表2)
二、建议
结构性存款存在的问题复杂,可以归纳为宏观层面、商行层面、投资者层面三方面,因此解决该问题时需对症下药。
(一)宏观层面
1.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
结构性存款利率实质上就是指存款价格受利率未完全市场化影响。在外汇占比低的背景下,商行 (下转第71页)(上接第72页)超储率极低,货币乘数效应已经发挥极致;而且全社会信用派生能力开始减弱,商行吸储较为乏力,因此,只有持续有条不紊地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使得存款利率突破桎梏,存款利率与存款价格相互印证,结构性存款不再是“假”结构,结构性存款才能回归本质。
2.规范细节,健康发展
在借鉴国外有效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监管细则,针对结构性存款结构、口径等细节问题开展专项规范,整治目前假结构泛滥的现象,推动结构性存款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二)商业银行层面
1.平衡规模与收益
规模可以成就银行的发展,收益决定银行的生命。只有相互结合、相互制约,才能使银行自身健康发展并壮大。并且结构性存款类客户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客户波动大,银行成本较高。因此,银行在控制好结构性存款总量及比例的同时,还要注重结构性存款业务的收益。总而言之,平衡好收益与规模,使得银行各类流动性指标健康,并且在银行的统筹规划中,清晰定位,稳定结构性存款业务,避免对银行其他业务造成影响。
2.合规发展
紧盯监管政策要求,梳理行内监管要求,确保结构性存款在各方面发展中合规合理,尤其是要严格执行表内理财产品相关规定,防范风险,避免刚性兑付,出现违规违纪。
3.丰富产品设计
各大商业银行必须以现有结构性存款业务为基础,设计出更多的表内理财产品,丰富业务;不局限于以黄金为标的物,仍需寻找合适的标的物,从而扩大标的范围;同时划分产品风险等级,如:不保本+浮动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部分保本+浮动收益、保本+保固定收益、保本+保部分固定收益+浮动收益等。使得产品具有差异化,全方面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2]。
(三)投资者层面
投资者要做到理性投资。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切合实际做到帕累托最优,在基本投资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如:学习各类金融产品的差异化等,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得对金融类产品有一個全方位的认识,正确认识收益与风险,正确辨别金融产品的衍生风险,并且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做一个“理性经济人”。
参考文献:
[1]李海斌.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浅析[J].北京金融评论,2018(4):151-160.
[2]崔沁馨,董雪,王玉洁.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与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4(9):65-66.
[3]于卫兵,亓帅.基于信息披露的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14(12):53-56.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0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