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心理测试参与者传播心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信朋友圈中网络心理测试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用户分享心理测试结果这一行为在社交网络中的呈现以及个人自我的隐性剖析。通过分享网络心理测试这一行为可以更深层次地透析现代人孤独且矛盾的心理,本文以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网络心理测试这一行为为例,研究用户的心理动机,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用户的心理模型。
  关键词:网络心理测试;微信朋友圈;分享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3-0078-02
  一、网络心理测试及分享现象
  网络心理测试是一种由用户自主答题,再通过后台计算的结果,判定答题者个性特征的心理测试方式。根据人格特征,网络心理测试可以分为许多独立类型,如智力测试、情商测试、人格测试、兴趣测试等。这种网络心理测试的风靡亦是用户对自身心理层次的自我探索与寻求的表现,同时心理测试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在某种程度上,心理测试的结果是一种间接的、相对的、客观的自我评价。
  如今,微信朋友圈的心理测试是一种微信小部件,具有独立的游戏特征,相较以往的答题问卷模式,其在形式上更加简约化。例如,题目简单且数量少,并且还伴随有美图和音乐的交互使用,不再是枯燥的“试卷”模式。这样可以营造一种休闲娱乐的氛围,满足观众零散的需求,还可以形成专属用户个性信息化的海报,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朋友圈。相较于冗长的文字介绍,微信朋友圈的受众更愿意省时方便地浏览图片。
  此外,心理测试是以后台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产生的文字表达使用户不是以自夸的形式向人炫耀。专属海报上通常是充满鼓励和美好的话语,如诙谐幽默、搞怪逗趣,这些语言方式和词语组合更易令人接受,不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心理。心理测试的结果具有间接展示优越感的话语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心理测试能够在朋友圈中刷屏的原因。
  二、网络心理测试者的心理
  微信朋友圈中的分享行为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呈现,而是为了个人的形象塑造、人设管理而去分享。人人都是潜在的“网红”,为了稳固固有的社交圈,在社交网络中构造自我世界,心理测试的分享不再是真实的自我表达,而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需要。微信专门增加的消息快速撤回、分组可见管理等功能都是为了迎合用户这一分享心理。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写道,社交网络中无时无刻的在线带来了无限的焦虑[1]。在这个充斥信息数据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摆脱不了社交网络带来的束缚。信息社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需求使得受众越发沉迷于虚拟世界,一方面,用户疲于管理在线的自我形象;另一方面,微信用户通过分享来获得评论和点赞,找寻自己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社会学家戈夫曼说,“人生是一场表演,而社会是一个分为前景和背景的阶段”[2]。受众在人造的朋友圈中用心地光鲜亮丽,却在现实生活中卸下伪装后感受到无限的焦虑与孤独。分享心理测试就是利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让他人了解自己,不断增强自我存在感。被屏幕割裂的观众时代,受众在社交网络中增强自己的给予能力,而削弱自我的真情流露,即真实的、弱小的自我。受众会沉迷在自我的“虚拟环境”中,对自我产生“信息茧房”,逃避,甚至不敢面对现实的世界。
  三、分享心理测试结果的动因
  用户参与分享网络心理测试结果这一行为背后展露着相似的心理动机,这种参与行为的动机比较复杂,大体上呈现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 满足受众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根据印象管理策略,共有两大类表现: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人们试图使身边的人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或给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2.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尽量弱化自身缺陷,避免给他人留下负面印象[3]。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小的展示自我形象的平台,为了连接外界和管理自我,在微信朋友圈中受众的自我展示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交活动。
  第二,受众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如受众隔离。所谓受众隔离,是指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或另一群人展示自己时,不希望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毫无预兆地闯入。这些不速之客可能会破坏我们既定的表演脚本,让我们惊慌失措[2]。在微信朋友圈中有认识的人和陌生人的分类,设置分组和动态权限不仅麻烦而且耗费的精力较大,而心理测试的设置让所有人都可见,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转发什么类型的心理测试也是由受众主体所决定的,在微信朋友圈中呈现什么样的人设也是由受众主体决定的,所以心理测试的结果有很强的可操纵性。笔者将心理测试中的结果总结为两种人设类型:“说的就是我”和“自嘲”。当人们觉得测试结果不太准,也就是测试的结果不符合自己心里对自己人设的预期,只需再花几分钟重新测试就能改变结果。在测试程序中用户只需要付出很小的时间成本,就可以获取优质的、符合自己理想的测试结果,这种结果是用户想要在社交网络中所呈现的人设。测试结果中也有一些相对负面的成分,例如,一些带有自黑性质的词语,通常也是人们的一种自嘲行为,具有幽默、调侃的效果。但用户想要表达的本质还是为了展示出“并不是那样”的自我。这种自我嘲笑带来的效果引人会心一笑,这样的自我展示也更易令人接受。
  第三,与面对面进行自我展示不同,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形象是套上由网络空间所构成的面具,就像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受众也在微信朋友圈中为他人营造一个主体可以自我掌控的环境。受众在分享心理测试结果之前抱着两种心理:一种是“理想中的自我”,即抱着一种想要了解自我的心态去测试,希望其结果是主体理想中自我的人格特征。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现象表明,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它非常空洞也会让人产生获得性的认同与满足。因此受众在进行心理测试的时候,会轻易对没有科学依据的结果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甚至是受众会对自身产生迷幻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主义,故而引发分享行为[4]。另一种是“理想中的他我”,即希望他人发现自己的优点特征。在现實社会中,人们更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获得更多的存在感。正如库利在他的“镜中我”理论中所提出的,主体对自我的认知和他人对主体的认知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具有很强社交和人际传播功能的平台,所以在朋友圈中分享心理测试可以有效地建构自我形象,快速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并且获得自我满足。
  心理测试是网络上绝佳的自我展示工具,人为地创造一个“美颜滤镜”下的自我,但受众绝不能沉迷于以这种表达方式来呈现虚拟的自己,技术的开发只是方便人们的交往,并不能当作唯一可以依赖的情感寄托。理性地对待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行为,实现自我认同和心理需求就要强化自我的认同感,真正的心理强大才不会陷入社交网络中的悲哀和孤独。
  参考文献:
  [1] (美)雪莉·特克尔著.周逵,刘菁荆译.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 (美)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 蔡冬松,吴玉浩,毕达天.微信视阈下知识链接的分享行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2).
  [4] 许可.“诱导分享”类小程序的受众传播心理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12):101.
  [责任编辑:张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56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