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俞正强读《学记》(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编者按
  2020年的寒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显得格外漫长。教师和学生都宅在家读书、学习。为了帮助教师们、同学们更加有效地度过居家的日子,有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云伴读”活动,请名家、名校长带领教师们品读教育经典,在阅读中照亮彼此。我们特邀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俞正强校长,将他授课的音频内容整理成文字,刊于本栏,以飨读者。
  我觉得《学记》是每个老师一定要好好研读的一本书。中国有句古话,“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老师也可以讲“半部《学记》上讲台”。作为老师,我们在读《学记》的时候,主要思考它对学的认识、对学的总结等,并以此改善我们现在的教,改善我们跟学生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学记》没有《教记》,这件事情很有意思。这本书不是来记“教”的,而是来记“学”的,所以学是主,教是从,这个想法跟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一些教学理念是吻合的。在知道古人们对《学记》的研究之后,会感觉到要把“学”这件事情想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化民由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一段在讲“学”的意义。学的意义在于什么?在化民成俗。化民成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前面的三个字:求善良。“发虑宪,求善良”,有的注释将求善良理解成求一些贤良的人,这是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思考的。“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靠近贤良的人,体谅远方的人,是可以让众人动起来的,但是很难让大家改变。如果要让大家养成善良的习俗,必须从学开始。
  从教师的角度看,我喜欢把“求善良”理解成展现内心的善和良,“发虑宪”就是讲一些大道理,讲一些规章制度。通过发布一些校纪校规,彰显内心的善良,学报告,讲体会,听讲座,这样做是可以造成声势的,但大家不一定会落在行动当中。“就贤体远”,就是评比、表彰一些贤良的人,这样做可以让大家有所行动,但这些行动是不能够成为习惯的。
  真正的善良就是要达到化民的程度,让民真正地改变,把善良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假设,班里有一个学生早上喜欢睡懒觉,“睡懒觉”就是习惯,我们怎样让他改变这个习惯变成一个早睡早起的人,这个改变就是一个“化”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讲是一种习惯,对于一个班来讲就是班风,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就是校风,对于一个乡或者一个族来讲,那种习惯就成了“俗”,这叫“化民成俗”。所以,“俗”就是很多人的习惯所产生的一种共有的效果。这一句同样适用于班级。老师通过讲行为习惯、班级班规、校纪校规让学生变得善良,达到改变的效果只能是一个声势。靠讲讲是没用的,那要怎么做呢?要有行动,让学生动起来;但是要真正地改變习惯,还是不够的,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从学开始。
  学的目的,就是化民成俗。君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天子、统治者,统治者要化民成俗。我们是老师,老师要干什么?也要讲一些化民成俗的事情。怎么化?化的出发点是求善良,求善良不能落在“发虑宪”上。求善良,把善良成为一种俗,必须要到学的层面上来,所以第一段充分强调学的重要,第二段继续讲学的重要性。文中打了个比方,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从这里引出“人不学不知道”,把“学”的意义蕴含其中。学的目的是什么?要成器。怎么成器?要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古时有“霸道”,有“王道”,成“霸”的人不一定是教学为先,成“王”的人一定是教学为先。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教”。后面一句话是引用的:念终始典于学。这句话来自《兑命》这本书,意思是自始至终,以学为典。“典”是什么意思?典就是典范,最重要的东西,最让人向往的东西。典礼,就是礼中之典,是礼中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开学会有开学典礼,毕业会有毕业典礼。“念终始典于学”,这里强调了学,学是自始至终最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人不学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因为玉不琢是不成器的。如果玉不能成器,玉还是一块石头。“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能够成为王者。
  在学校里,一个书教得最好的人,可能就是师之王,也是一个王者。家庭当中,家长做得最好的人,他要把家建好,要把子孙养好,也一定是教学为先的。一户人家要兴旺,一定要把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跟一个王者建立一个国家,把教学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都要把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二、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和前面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样,先打了一个比方。这句话讲了学的重要。“求善良”始终是学的目标,“求善良”首先要“知其善”,知道它的好,然后有所行动,表现出来,成为习惯,很多人的习惯就汇聚成了“俗”。例如,我们中华民族有“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习惯,这就是一个“俗”,但现在很多“俗”都慢慢离我们远去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一段话,把“教”引出来了。“教”是什么?“学”是什么?教和学,是不同的主体,一个是教的主体,一个是学的主体,学生是学然后知不足的,老师是教然后知困的。但同时还有一个主体的,如老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教学相长”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是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老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长,老师也获得了成长;另一种解读是教和学的主体是同一个,老师要教和学同时进行,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平时讲“教学相长”通常是指两个主体的,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教学相长,其实我们更要体会同一个主体的教学相长,就是我的学是如何促进我的教的,我的教是如何促进我的学的。这一点很重要。《兑命》曰:“学学半。”按照高时良先生的说法,前面这个学是有个反文旁的,本质上是教的意思。教和学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学促进了教,教促进了学。   我们在讨论“教学相长”这个词的时候,要更强调一个主体的教和学的相互促进。同样的,学生也可以是一个主体的教学相长。例如,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做饭,回家去教妈妈。教妈妈的过程,其实就是促进他在学校“学”的过程。同样的,学校“学”的过程也促进了“教”妈妈的过程。妈妈尽管已经会做饭,但在接受孩子教的时候,也促进了孩子的学。有时候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把今天所学的教给家长,如今天学了1+1=2,作业是回去教会妈妈。妈妈装作不懂,让孩子教一教,这个过程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有时候老师教学生,学生说明白了,但学生的“明白”跟老师教的“明白”可能是不一样的。
  网络上有一张图很有意思,叫《鱼牛图》。这张图是说一只青蛙到陆地上来看见一头牛,回去以后告诉水里的鱼牛是什么样的。然后青蛙问鱼:“你听明白了吗?”鱼说听明白了。这时候青蛙脑海里的牛跟鱼脑海里的牛一样吗?不一样。青蛙脑海里的牛的尾巴是细细长长的,而鱼从来没有看到过细细长长的尾巴,他只看到过鱼的尾巴,所以在鱼的脑海里牛的尾巴跟鱼的尾巴差不多。如果不教就不知道困,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不足就能自反,自己去反思,去实践,困然后就能多去思考,就能自强,这就是教学相长,明白了就能够很好地改善教学。
  三、教学组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是学习的机构,有小的学习机构,有大的学习机构。国的学习机构叫学,代表了正宗。不论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个很隆重的学习机构。有了机构就要管理,就要有学制。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比年就是每一年都入学。中年考校,隔一年考一次。也就是说,第一年入学,第三年才有考校,不是经常考。考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校。考和校可以理解为两个都是动词;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名词,一种行为叫考校;也可以说考的目的是为了校,很值得研究。
  战国之前,考校的事情,是中年进行的。现在可以说比年入学,一年考很多次,现在好像不考就不放心。考的目的是为了校,我们现在考比较多,校比较少。现在考得太多可能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后面是考校的内容,考什么呢?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一年,离经辨志。离经比较好解释,离经就是古代的断句,比方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把它断成“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断成“道可,道非,常道”。断在哪里,就是理解的水平。辨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离经就是断句,辨志就是理解章,这一章讲什么东西,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就叫辨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年下来,考察这个学生是否有一些志向。我想这两种说法都对。
  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从这个地方来看,离经跟敬业、博习、论学对应,辨志跟乐群、亲师、取友对应。离经、敬业、博习、论学,这是“才”,就是教務处的工作,辨志、乐群、亲师、取友,这是“德”,就是教育处的工作;离经、敬业、博习、论学是语文老师的工作,辨志、乐群、亲师、取友是班主任的工作。所以在古代,考校其实是德、才融在一起不分的。“离经”是专心致志地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离开了,放弃了学习。“敬业”是以学习为乐,就是忠诚于学习。“博习”就是把学习变得广博,慢慢地就变得越来越厉害。“辨志”是个人要有志向。“乐群”是群体要有志向。“亲师”“取友”,师要亲,友要选,一个人亲近师长,选择学习的朋友,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论学就是可以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教学工作中,学里面本身蕴含着才的成长和德的成长。这两个方面就像一个种子的两瓣一样,是一起成长起来的,这对老师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现在可能比较重视离经,比较重视敬业,比较重视博习,比较重视论学。论学有点像综合实践、项目学习。论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友,博习的时候一定要有师,为什么?师可以引入。离经辨志、敬业乐群是个人的事情,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就是一个团队的事情,乐群是个人跟团队之间的过渡。考校给学生的学习指出了方向,通过考校来引领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五年了,我要会博习亲师;七年了,我要会论学取友……现在很少有课程告诉学生怎么取友。小学六年,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教学生亲师,哪一年教学生取友,哪一年教学生辨志。一年级的时候教学生乐群,六年级的时候也教学生乐群;一年级的时候教学生亲师,六年级的时候也教学生亲师,到大学还在教学生亲师。我们现在“教”的次序是很有问题的,老师都是模模糊糊地讲,所以学生最后也是模模糊糊的,很混沌。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强立而不反”,就是很稳定,不会回去了,学生化民成俗了之后,那个“俗”就一直在,而不会几天就忘了。这个叫“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化民易俗就是前面的化民成俗,易俗就是成俗,就是把这个“俗”易掉了,就有了我们想要的“俗”。易俗本质上是成俗的方式,成熟的“学”,不是一年达成的,按照《学记》的说法,要学九年才能化民易俗,所以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当然,也不是遥遥无期,可以一年一年很清晰地排出顺序。所以,我们以此类推小学六个年级中,一定要清楚一年级要干什么,二年级要干什么,三年级要干什么,每个年级是不一样的,这样学生才不会厌倦。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不是指现在的大学,可以理解成真正的学,就好像“我”有“大我”有“小我”,达到化民易俗的“学”才是我们要的真正的学,叫作大学之道。
  《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记》上说:“蚂蚁就是一只跟着一只走的,求学的人应效法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从家到党到术到国,是有路径的,就好像一群蚂蚁走一条路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学是有体系的,一个是组织的体系,一个是内容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小到大的,是有序的。内容体系分两个,一个是才的体系,离经、敬业、博习、论学;一个是德的体系,辨志、乐群、亲师、取友。目的是什么呢?易俗且不反。学生到学校来,教师教育学生希望达到的理想,相当于这里面的易俗,这个过程是一个清晰的过程。一位老师带一个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教六年,这六年要有一个清晰的序,就像语文,有字、词、句、段、文的顺序,老师什么时候教字,什么时候教词,什么时候教句,什么时候教段,什么时候教文,都有清晰的顺序。我们现在就缺乏这样的搭配,所以我们一边学习《学记》,一边思考我们当下的教育,思考后进行一些改善。我们需要易俗,易现在不满意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4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