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关联顺应理论将翻译过程视作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将其应用于翻译教学,有助于教师从语用认知层面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增强学生认知语境,培养学生语境推理能力和动态顺应能力,提升源语释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译语产出表达的效度和适切性,达成翻译交际活动的认知和谐,实现翻译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关联 顺应 交际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14-02
目前,翻译教学偏重对学生翻译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忽略了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关联顺应理论是语用学的基础内容,把翻译活动看作双重的示意—推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性,如果将其应用于翻译教学,能够更合理、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推理能力和动态顺应能力,提高对源语释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译语产出的效度和适切性,达成翻译活动的认知和谐,实现翻译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关联顺应理论概述
关联顺应理论是以斯珀波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基础的语用研究模式。1986年,斯珀波和威尔逊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视角分析人类交际,研究交际中说者如何表达意图和听者如何理解对方的意图。在交际中,说者作出示意表达,听者根据说者的明示信息来推理判断说者的真实意图。成功的交际要求听者通过达成最大语境效果,找到与说者意图相关的最佳关联。听者对语境假设理解得越准确,就越容易推断出说者的意图。反之,听者越容易判断出说者的意图,说明说者的话语关联性越大,听者能够以较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较大的语境效果。1987年,维索尔伦首次提出顺应理论,并于1999年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发展了这一理论。维索尔伦试图从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阐明语言的使用方式,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有意或无意在音、形、义等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上不断选择的过程。维索尔伦提出了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三个概念,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选择的过程,明了人际交往中交际各方作出语言选择的动因。
我国很多学者如林克难、赵彦春、杨平、冉永平、李占喜、丁世华、张佳星等人,对关联顺应翻译理论做过深入研究,在文学翻译、口译、专业英语八级翻译、公示语翻译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李占喜在2005年的博士论文中,将关联顺应理论与翻译相结合,以“关联顺应研究路向”分析了翻译过程。他将顺应一词的英文由adaptation改为了adjustability, 凸显了译者的主体地位,把关联顺应翻译模式看作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翻译既是追求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也是动态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翻译模式在寻找关联和明示推理过程中体现了关联理论的概念,在动态调整中反映了顺应理论的内涵。李占喜将翻译过程划分为两部分:语篇释意交际和语篇产出交际;此外,他还提出了认知和谐的概念。语篇释意交际过程是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寻找关联和明示推理的过程。原文作者作出适切的明示,译者寻找最佳关联,并作出准确的推理。语篇产出交际过程是以顺应理论为基础的动态顺应过程。译者完成推理过程之后,在翻译过程中作出必要的顺应。认知和谐意指译语读者和源语作者之间实现认知一致性,是选择过程的重要概念。在语篇释意交际和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译者会在译文话语的不同层面作出语言选择,或者操纵原文的信息意图,以实现认知和谐。译者从源语文本中寻找最佳关联,进而作出推理判断,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然后译者不断选择,直至认为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其表达的内容,实现成功交际。
二、关联顺应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顺应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李占喜的关联顺应理论范式从认知层面上分析了翻译过程,指出其在源语释意时寻找最佳关联,在译语产出时不断动态顺应,以实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间的认知和谐。将关联顺应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翻译中译者的大脑思维过程,明晰翻译过程的各个认知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丰富和扩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综合素养,改善翻译教学效果和质量。
1.提升源语释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翻译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理解源语文本时,对源语明示的信息存在认知偏差,推理过程不合逻辑,有些想当然,导致推理过大或推理不充分的结果,对源语释意理解不全面、不深入,甚至是误解的情况。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翻译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关联顺应理论指出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各方表达的意图只有被对方感知、理解,才能实现交际目的。翻译教学本质上也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交际活动。因此,教师翻译教学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應保证和学生的认知语境有最大的关联性,也就是说,翻译课程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文化特点和差异、年龄地域民族等特点,使学生以尽可能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从而取得预期效果。这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关联顺应理论,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境认知和推理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在翻译实践中,不仅给出译文答案,还要分析源语释意理解的认知语境、推理步骤、逻辑关系,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语境认知和推理解码能力是理解源语应具备的重要翻译素养。教师应理解和把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反馈表达的交际意图,保证整个翻译教学交际活动在明示推理的双向过程中顺畅有力地、螺旋上升式地进行,实现关联顺应翻译教学课堂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2.提升译语产出表达的效度和适切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准确理解源语文本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还要把原文作者的意图适切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在译语产出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结合翻译目的,采纳适当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翻译的效率,更好地满足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如,外宣语篇的汉译英翻译,教师应引导学生考量翻译委托单位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翻译立场,译文目标读者的特点和需求等,如果是对外宣传中国的方针大略或者大好河山的汉语语篇,翻译策略可选择异化策略,翻译方法可偏重音译、直译等,灵活使用增、减、分、合、转等翻译技巧,在英语译文中保留中国特色的语言和文化内容,使英文读者更真切地了解中国,实现译者主体性、翻译“走出去”的外宣目的;如果是中国菜的菜谱、设备的使用说明,文学修辞手段的汉译英翻译,可选择归化翻译策略,偏重意译、仿译、改译、创译等翻译方法,使英文读者付出较少的认知推理努力,就能轻松理解原文交际意图,实现译语产出的效率性和适切性。
三、结语
我国的翻译教学历来重“技”轻“道”,一些教师的翻译教学理论不够扎实和丰富,仅仅分析词汇和句法结构,传授学生翻译方法和技巧,而不能在理论上系统阐明采用这些策略、方法、技巧的认知和心理动因。翻译教学,作为一项交际活动,是不够成功的,翻译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关联顺应理论犹如一盏明灯,为教师照亮了有效开展翻译教学、提升学生翻译综合能力的优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彬彬.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04-107.
[2]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3]李占喜.语用翻译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4]聂玉洁.关联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14-115.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功能途径介入实用文本翻译的合理性研究”(17YYE416)。
[作者简介]王军,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李安娜,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