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思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更好地树立健康乐观的心理价值观,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体验式教学,使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合理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成长动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体验式教学 大学生 思路探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157-02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其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明确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最为广泛,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心理保健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节的能力,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而达到自助且助人的目标。[1]体验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探讨体验式教学思路,希望为高校更好地发挥此课程的实效提供参考。
一、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现状
目前,不少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依旧存在部分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指向消极化、教学内容偏学科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在普通的心理课堂上,为数不多的活动教学中也常因课堂时间及教室空间的限制,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实质参与和分享讨论。[2]还有些高校存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时间固定化的现象,多数高校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导致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被忽视,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存在“一刀切”现象。
2.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其建构主义学习观作为理论基础。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主探究和领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知情意行的统一。蔣浩的研究表明体验式教学较常规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其意志水平和接受度。[3]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法包括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游戏、心理视频赏析、团体心理素质拓展。[4]
3.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励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备教学导向的积极性、教学方式的体验性、教学内容的情境性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特点。[5]因此,积极视角的体验式教学能完全体现该课程的教学特点,较其他教学法具有鲜明的优势。第一,课程重体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内化,因此,教学效果具有长期稳定性,这是解决该课程开设年级限制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构建学习者共同体,促进学生的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三,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第四,有助于促进更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五,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实现,在体验式活动中会暴露学生更真实的状态,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六,体验式教学法不局限于特定知识的传授,而是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融合,有助于人格的整合和完善。
二、体验式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以研究开展地池州学院为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共设置九个专题内容:大学新生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爱情心理、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人格心理。该课程在大一开设,延续一年,设置2个学分,共32学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1.增强兴趣,利于成长
人际关系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从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数据及心理健康中心求助问题来看,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人际交往的困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班级的群体环境无形会令很多大学生不敢公开承认或表达自己的需要。可设置“警察抓小偷”绘画游戏,以此为课程导入,提前准备好蜡笔和A4纸,学生两两配对,让每组学生自主选择两只颜色反差很大的蜡笔,一人一支,其中一人扮作小偷,另外一个充当警察,当老师喊开始时,小偷在纸上尽快逃亡,警察用蜡笔在纸上追寻小偷在纸上的足迹,1—2分钟后,老师喊停,第二轮角色互换。这种强烈的视觉和追逃体验,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觉察到自己真实的人际互动模式,进而激发自我调整的动机。
大学新生适应是该课程的开篇,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的营造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此,可以设置团体游戏如桃花朵朵开、松鼠和大树等进行破冰,有助于学生打破壁垒、开放自我。教师在分享章节内容前可以多设置热身小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更自然地导入课程内容。
2.凸显主体地位,增强参与感
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及培养爱的能力。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爱情观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经营感情更是大学生常见的困惑,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限制,这里可以设置《泰坦尼克号》续集心理微视频制作活动。建议在第三章情绪教学结束后就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最好是提前给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样版视频,激发学生强烈的成长动机。具体操作如下:将班级随机分组,每组6—8人,要求每个小组全员参与,完成续集剧本的编写、视频的拍摄和剪辑,视频控制在5分钟左右。最后上交剧本和视频,并在视频中说明分工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评分。在课程中依次播放每个小组上交的作品,结束后分主题邀请同学交流讨论续集的故事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扩写的续集总结目前该班级主要的爱情观及情感经营的困惑,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在此活动中,优秀样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的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实践和学生的能力、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环节要重展示和分享,要结合课堂目标及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选择展示、分享的方式。新生适应的小组展示中建议全员参与,小组成员共同选组长、组名、组歌和画组徽,成员依次自我介绍。而其他主题活动比如“无敌风火轮”、独特的叶子、自画像等的分享中,可邀请部分学生自由发言,也可借助教学软件让学生同时分享感受,让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这也有助于教师课后详细阅读了解活动效果并在今后加以改进。
3.强化行为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就必须求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可以设计“守护天使”作为课后作业,请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卡片上并折起来,班长将所有学生名单充分混合后让学生用抽签的方法确定这一周自己要守护的对象,要求所有学生不把自己的守护对象告诉任何人。每位同学在下一次课程前要努力关心自己抽到的那位同学,让自己的服务对象能感受到自己天使般的善良与关心。后面的课程中由老师组织揭示每位同学的守护天使,并组织学生分享作为守护对象和天使双重角色对应的不同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天使表达感恩等,进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并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体验式教学注意事项
首先,最大程度激发全体学生参与体验,促进课程效果的最大化,这是体验式课程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可以通过班级分組开展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人数不能很好分配时,可以设置观察员,在分享环节让观察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感受。其次,提供样本,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动机,鼓励学生在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发展优秀的人格,这是课程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再次,突破知识本位观、建构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重要保证。课程评价采用多元方法和多元主体相结合的方式,要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且以过程性为重,将学生自评、团体内互评、成果评价相结合。因此,期末和平时成绩可以设置为各占50%或者期末占30%、平时占70%。再次,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有力的保障,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最后,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情境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切实需要且具有真实性的选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将课堂还原给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活动可作为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长动机;在课中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参与和自主性探究学习;也可作为课后作业,强化行为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全员参与、提供范例、进行科学评价及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是体验式教学法取得实效和发挥其独特优势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2017(5):120-121.
[2]孙志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新探:基于活动教学理论的“体验·探究·展示”模式[J].巢湖学院学报,2018,20(4):146-149.
[3]蒋浩.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11):130.
[4]张涛.体验理念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1):138.
[5]励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问题、特点与策略[J].铜陵学院学报,2009(5):100.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段宁,安徽建筑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方霄龙,安徽建筑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物理化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