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换位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本科教学定位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也不例外,各学科专业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换位教学法的运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贯彻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换位教学法 国际贸易地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45-02
  当今社会需要输入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也着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国际贸易实践的最新趋势,更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企业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的教学理念。而“换位教学法”正是能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换位教学法
  (一)换位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换位教学法”,是师生在角色互换的形式上既实现观念、情感、心理的换位,又实现课堂、课后、评价等几个方面的换位。它要求换位的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查阅课内外资料,了解学科前沿、提炼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制作授课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其余同学参与思考提问和评价教学效果,多环节、全方面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Palincsar提出了“交互式课堂教学”这一概念。他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中心,师生之间应该是双向沟通的,不应该教师单方面满堂灌,强调学生应该既是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也是信息发布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换位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正是“交互式课堂教学”理念下的大胆尝试。
  (二)换位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换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增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传递和思维碰撞的多元空间,有利于学生保持课堂注意力;最后,提升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主要教授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各国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地理状况。因此,按照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总论是对国家贸易地理的总体介绍,下篇分论内容主要是介绍世界各大洲里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上篇包括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世界主要商品贸易地理、国际服务贸易地理、国际贸易运输等内容,让学生对世界经济、贸易地理格局有个总体认识,为学习分论世界各主要经济贸易区打下基础。下篇涉及主要国家及地区大宗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布与贸易流向、影响商品生产布局和消费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主要经济体成员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各国的对外贸易关系等。
  (二)国际贸易地理学科特点
  国际贸易地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科学。本学科主要运用地理学方法来研究国际贸易内容,它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历史学、礼仪学等学科内容,共同研究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及发展差异,具备综合性特点。地理学研究分析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状况和发展变化,着眼于特定地区,具备区域性特点。国际贸易地理学是在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通常采用地图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具备实践性特点。
  三、《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欠缺
  一方面,《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内容知识面广,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因此,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一直将该门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开设,学生一般对专业选修课兴趣欠缺;另一方面,从作者以前的学业经验和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地理课,主观上认为两者的讲授内容是一样的,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普遍缺乏思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九年义务制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大学里很多理论课程也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学生都习惯了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教育下的学生往往缺乏思考,很少能提出问题,遇到提问多数翻书找答案,很少質疑教材原文。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也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三)只有单一的理论授课形式
  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国际贸易地理》课程32课时全部是理论授课,教师授课虽然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风貌、世界大宗商品贸易地理等内容,但无法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授课形式易导致学生的兴奋感减弱,产生审美疲劳。
  (四)教材存在不足
  近几年来,世界贸易格局、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相关外贸数据都在变化发展,但现有教材无法做到每年更新,比如傅龙海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地理》(2017年1月第二版)中的数据都是几年前的,过于陈旧,无法反映当前的经济和外贸现状。
  (五)考核方式不适当
  目前《国际贸易地理》在我院是考查课,通常都是以平时成绩的30%和期末非试卷考试成绩的70%来评定总成绩。而且是合班教学,教师难以全面考查出勤率。这样的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平时听课散漫敷衍,平时成绩构成简单且占总成绩比重低,期末是非试卷考查形式,客观上造成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弱化。   四、换位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运用
  换位教学法在我院《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实际教学中运用在下篇分论部分,实施前,需要教师先挑出一个贸易大国进行教学示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强化关键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理论和现实的联系。其他贸易国家的内容就采用换位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跟踪和引导的作用,指引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日常所见所闻、梳理分析选定国家的外贸现状,从而得出结论。换位教学法步骤如图1:
  
  (一)课前准备
  1.内容选择
  教师先介绍当前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家,重要性以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序,除了教师示范讲解的国家,其余国家的贸易地理均是学生换位教学的可选择内容。
  2.前期引导
  采用换位教学法前期,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换位教学介绍和动员,使学生全面了解换位教学的优势和要求,以便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准备充分、激情饱满,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配合达到换位教学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课堂的掌控技巧需要教师在教学示范中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学习课件的制作、把握重难点、采用课堂互动等形式。
  3.任务布置
  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由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小组(由于课程学时、班级人数的制约,一般是10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举出一名组长。首先组长负责对各组员进行分工,并将全部教学环节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名成员,否则容易造成部分成员“搭便车”的现象。通过采用小组集中备课、制作课件、头脑风暴等环节和方法完成目标任务,既使得学生智慧得到充分展现,还使学生团队协作力、凝聚力增强,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得到锻炼。
  (二)教学换位
  1.教师主持
  换位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为主持人,发挥引导的作用,把握课堂节奏,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要主持好小组汇报,做好记录计入平时成绩,特别是要将学生讲解不当和遗漏的重要知识记录下来,以便课后修正和补充。
  2.小组汇报
  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资料收集后,将研讨成果做成PPT,每个小组派一到两名成员进行主题国家贸易地理演讲,呈现小组的备课和研讨成果。每个小组的教学内容完成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观点的质疑。为了充分鼓励生生互动,学生大胆提问,教师要提前将此环节考虑设置成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
  (三)总结研讨
  1.学生点评
  小组汇报结束之后,鼓励其余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根据课堂教学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教学方法得到完善,供后续小组借鉴和参考。
  2.教师总结
  本环节是换位教学的最后步骤,也是全体学生最期待的高潮。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作出分析解答,对学生的小组汇报作出综合性评价,重在鼓励。
  五、结语
  换位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运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激发学习兴趣,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增加平時成绩的考核内容,使得教学形式多样。但是,换位教学法并不适合在本课程全部课堂教学中运用,根据学生能力和对知识的领悟,只建议在国别贸易地理内容教学中运用,而且教师的示范和课前引导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还需当好课堂“守夜人”角色。
  参考文献:
  [1]朱香奇.换位教学谈[J].当代教育论坛,2006(5):39-40.
  [2]傅龙海.国际贸易地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3]张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2):126-127.
  [4]吴志婷.学生主讲模式在经贸类课程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0(12):225-226.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4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