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谣言传播公式:R=i×a×1/c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河南杞县名头不小,因为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杞国所在地,《列子》所载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谁承想,7月17日,此地竟然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杞人忧天”:由于听信放射性装置发生“钴泄露”并将爆炸的谣言,该县许多民众争相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尽管警方事后拘留了5名造谣者,政府也已出面解释、安抚,但“杞人忧钴”这一事件的恶劣影响已然产生。不过,我看各方舆论的主调,几乎都是指陈当地政府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多月里,仍借口“情况不严重”,“为了避免引起恐慌”而冠冕堂皇地“捂盖子”。
  可以想见,当政府权威的信息和科学正面的信息缺位时,人们常常就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自救信念,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小道消息。于是,各种流言、谣言相比政府发布的信息就先入为主了。
  从历史上看,谣言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很难捕捉的。它就像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暖热了一双手后又被迅速地传给别人。由此,接收者变成了发送者,耳朵换成了嘴巴。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又会带来“情感的激化”,不乏粉饰、编造、臆测,最后留下来的是怀疑、失信和恐惧。而经由“口口相传”之后,不论造成何种后果,谁也不会去承担什么责任。更难以掌控的是,谣言不讲逻辑,反差越大越有传播力。无怪乎社会学家把谣言形象地比喻为病毒,把谣言的传播视为瘟疫。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一种调侃说法,人类实在是一种易于轻信却不善于怀疑的可爱生物,信任是我们的自然倾向。在通常情况下,除非别无选择,否则相信他人其实是一项较为保险的策略。而且,我们的大脑在面对压力或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下,会让我们接受平时深觉可疑的事物。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已被明白地告知某事并不是真的,我们可能还会对其深信不疑。
  流言学研究的鼻祖、哈佛大学教授G・W・奥尔波特曾给出过一个谣言产生的公式:R=i×a。根据这个公式,谣言的强度(R)等于消息的重要程度(i)和环境不稳定程度(a)的乘积。大环境越不稳定,消息越重要,谣言的传播效果也就越强。但是,如果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接近零,谣言就不可能产生。
  后来,其他的研究者考虑通过往奥尔波特公式中加入主观因素来克服原有体系的缺陷,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R=i×a×1/c,其中“c”指听传参与人的批判能力。批判能力强的话,谣言要进行听传就会特别困难。
  相反,如果碰到的是一个没有批判力的听众,那谣言就一定能够迅速传播。换句话说,成熟和理智能够抵挡谣言的侵害。
  不过我认为,就制止谣言而言,社会信息的公开化比啥都强。因为,现代政治学已经证明:社会的自主能力和信息的公开程度是成正比的。128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4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