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法则:核心竞争力优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勃
张晓文是2008年的应届毕业生,近来最大的压力莫过于找工作了。她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问题是这个专业如今好像“万金油”一样,看着有点专业性,但在实际应用上,却没什么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眼看着同学里很多人找到了工作,大都和计算机专业没什么关系,这让她备感灰心,为什么学了专业还好像没什么专业呢?
现在很多求职的大学生都会遇到和晓文相似的问题,是当初选择专业错误?还是实际工作对专业要求变高了?其实,大学教育本身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时的茫然与失望,其实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自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有专业知识的积蓄,还有个人经验的累加,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当中。这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被成功学喊滥的词汇――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市场上我们经常看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用“冰火两重天”来描述都不为过:一方面热门企业的展位前,毕业生挤破了头,而小公司的展位却乏人问津,这种现象的好坏姑且不论,只说要在热门企业的成千上万的报名者当中脱颖而出,你拿什么当资本?在人才市场里,我们见多了自信满满的大学毕业生,但滚滚洪水般的求职者中,这样的大学生又是那么多,你怎么能引起招聘企业的重视?这时,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意义重大。
简单地举例,同样过了英语四级的毕业生,如果你英语口语极其流利,而别人只是会哑巴英语;同样文科专业毕业生,如果你发表了众多作品而别人没有;同样是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你大学时期参加软件设计比赛获得奖项,而别人没有;同样是社团成员,你参加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工作,而别人没有,这些对比最能显现出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有时,这样的一点能力就能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显得出类拔萃。
概念: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
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何谓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虽然核心竞争力最开始只是适用于经济学中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并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它的概念逐渐被引申到了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现在个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被人认同,这一方面是近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在发展当中意识到,如果企业要在激烈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就离不开企业里每个个体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看上去比较简单,尤其针对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大多是实际应用方面的要求,但如果放在大学生身上,这些要求却极为精确地补充了目前大学生身上所缺乏的、必要的就业素质。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自己独有的专长;除了具备服从领导的职场观念,还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除了具备默默奉献的从业理念,还要有坚强的、能抵御各种挫折的意志品格。这些素质的具备,才能真正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具备了竞争优势,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才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和社会都需要的人才。
五“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可以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在他们是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本,通过不断学习,大学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思维力恰是这些产品的直接体现。另一方面,思维力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的基础,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不但可以把知识直接转化成实践的动力,还能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这个过程是人才成长的过程,基础却离不开思维力。
意志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在工作之前,大学生和社会几乎处于隔绝状态,意志力的体现比较单一,而社会人要具备的是面对压力的坚忍,面对挫折的坚韧不拔,这是大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磨练的。
凝聚力是重要的人格魅力,它使大学生形成对自己的克制力,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对组织的领导力和维系力。学校和社会的构成不同,社会中的群体必须服从某种规则,这如同工厂里的规章制度,它们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很多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第一个不适应的感觉就是受“约束”,其实这种“约束”就是行为规范,企业需要团结的力量,具备凝聚力的团体才是不可战胜的。
适应力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能力,它使大学生具有超前的预测性,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最优化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适应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的本能,而适应社会的需求,或者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这是大学生要面对的适应,适应力让大学生可以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而不是游离于企业或者社会,这个能力考察的是年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创造力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能直接体现个人的价值,是把知识、技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核心的能力。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创作力可能就是如何推广自己,如何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这一点点的创造力可能就是以后巨大创造力的前奏。我们对于人才的要求的终极指向,还是看他是否具备创造力,任何一个企业看重的也正是人才的创造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真正的“金子”。
从现在开始,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并非一般竞争力,如果说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十倍努力的话,那么,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需要百倍的努力。大学毕业生只有把握住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求职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职场专家给出的建议可能更适用:
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能力究竟达到什么程度,这个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了解。这种了解可以是多方面,比如对自我知识水平的评价,对自我动手能力的评价,对自我潜能的估计,以及对自我综合素质的估量等等。在一些测评网站上有类似表格,可供选择。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能帮我们认清现状,并以此为根据,制订适合自己的长远规
划。
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是否这个梦想就是我们的职业目标呢?职业目标应该是在大学时代就要确立下来的,这个目标可以帮助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社会实践,并防止你在以后的职场中迷失方向,尤其是大学生初入职场受挫时,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可能帮你克服很多困难,并将最终决定你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人把职业目标比做“人生的明灯”,这个比喻很形象地道出了确立职业目标的重要性。
第三,参加必要的就业培训。大学生要明确一点,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大学课程里很多都是通用性知识,这些知识说重要是因为必须具备,说不重要是未来的工作里可能用不上,那么这时大学生就需要参加必要的就业培训。一个有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职业培训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就掌握部分专业知识,例如各种证书培训,这种培训不但让大学生获得实践知识,还能在找工作时多一份自信,多一个机会。
第四, 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实践。现在可供大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很多,社会实践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赚钱,还有一个意义就在于锻炼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缩小学生和社会人之间的距离。问题是参加社会实践需要有选择,在你确定了职业方向之后,最好选择和这个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用有限的社会实践机会,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当然,未来的就业里,你也可以比较顺利地适应新的工作。
最后,要定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对自己能力的定期评价,可以让自己看到进步,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不足之处多下工夫。不要小看了这个评价,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很难,但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人才招聘活动时,最忌讳的就是大学生的眼高手低,看着很有能力的人,进入职场却难以适用,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评价,把想象当事实,结果让招聘企业失望,所以,平时坚持对自己进行能力评价,可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在未来的就业当中多一些踏实。
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的点滴开始。要特别提示的还有一点,这一点比较直观地解读了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本质,那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人! 如何才能让别人无法替代,那就要看你有没有五“力”,看你有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有没有过人的专业能力,有没有别人没有的实践经历,以及别人无法测知的无穷潜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6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