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两课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面前高校两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七大矛盾,笔者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校、教研室、教师、学生为教学团体的教学改革,以期能在实践中真正提升两课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两课;课堂质量;矛盾;教学改革
  一、高校两课教学现状
  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该门课程的课堂质量如何直接关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建构问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问题等等,因此,提升两课课堂质量至关重要。如何提升两课课程的课堂质量,这需要对两课的课程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改革方案,创造性地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笔者从事两课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两课存在的多方面矛盾,现将这些矛盾梳理如下:
  (一)课堂的封闭性与学习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课堂内外缺乏有效衔接。我们目前连接课堂内外的方法主要是布置课后作业,这些作业主要目的是通过做作业来掌握课堂上所学知识,然而,这种方法却难以实现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在课外消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课堂的延续,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打通课堂内外的通道,引导学生把知识与课堂外的学习和实践连接起来,那么我们有限的课堂就是开放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课堂。
  (二)教学方法单一性与现代信息获取多样性的矛盾。过去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相对少,主要靠课堂的教师传授,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协调的。而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与信息,老师教授的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从其他渠道获取,因此,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就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利用课堂和现代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产生了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性与现代信息获取多样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运用现代技术改革传统课堂。
  (三)学生各自为政的个体学习与学生间互动交流缺乏平台的矛盾普遍存在。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各自为政的,缺乏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难以形成探讨式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思想需要交锋才能摩擦出火花,如果能提供一个平台,有效促进学生主动交流、培育起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真正会不可限量。
  (四)学习与研究脱节的矛盾。传统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主要的目标也是掌握知识,而非应用,更无庸说研究。但今天的学生由于能够快捷地获取大量资料和信息,因此,掌握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完全能够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可能渠道,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
  (五)多门学科的知识构成与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研究相对单一的矛盾。两课的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很多专业,任课老师普遍面临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挑战。
  (六)课堂管理与学生评教之间的矛盾。课堂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教师严格管理课堂,又会导致学生评教打分低,挫伤教师教学和课堂管理上的积极性,降低教师的成就感。
  (七)国家、学校、教师高度重视与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矛盾。两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国家、学校等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课程,然而,上级部门越重视,仿佛学生越无视。这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两课是公共必选课程,同时又是意识形态很强的课程,导致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其二,两课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无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其三,两课课程理论性思想性过强,实用性较小,导致学生有学之无用之感,故避而远之。
  以上几组矛盾越来越明显,已经大大降低了两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以提升课堂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以上矛盾,笔者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教改,以解决该课程面前存在的尖锐矛盾。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改革的措施。
  二、两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大矛盾,笔者以问题为向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两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以学校、教研室、教师、学生为整个教学团体的教学改革。
  (一)实行“理论课+实践课”的课程教学模式
  “理论课+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由教师主导,主要是讲授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研究。 而实践课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从教材各章末列举的阅读文献目录中选择其感兴趣的文献进行课外研读,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指导学生成立研讨小组,学生自行选择与课程学习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进行小组分组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学生以团体方式自主研究,但必须与两课程程高度相关,能够做到运用两课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通过阅读增强对两课的理解等。
  (二)搭建学生交流互动平台
  搭建学生交流互动平台是为了解决学生各自为政的个体学习与学生间互动交流缺乏平台的矛盾,以及学生学习和研究脱节的弊端而设计的教改。笔者认为教研室、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以下几个平台,课堂讨论平台、课下网上交流平台,校级主题互动平台等。
  (三)开展“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这样就解决了该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性与现代信息获取多样性的矛盾,以及两课国家、学校、教师高度重视与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矛盾。   具体做法是运用学校搭建的课程网络平台,上传教师拍摄的一组知识点讲解视频,要求学生课外学习这些知识点,同时提供让学生观看的与知识点相关的各种视频资料与其他网络资源,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把课堂时间用于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也可与“课堂分组讨论”相结合,完成课堂反转,而非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这也为学生在课堂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四)开展以“教学研讨、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
  通过教学研讨,我们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经验以及对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形成教学研讨的氛围。通过围绕教材进行学术交流,可以解决该课程多门学科的知识构成与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研究相对单一的矛盾。 具体的做法有这样几个方面:
  主题教研活动。围绕一个教学主题或学术主题,各位教师发言讨论;
  主讲教研活动。一个或几个教师就自己的教学或学术研究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参与交流的方式。
  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质量提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建立相互听课制度。组织老师全面听课,充分发挥老教师、教学质量好的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任课老师相互学习、交流、观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探索课堂管理长效机制
  课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该课堂管理与学生评教之间的矛盾,提高教师管理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赋权教师。赋予教师充分的课堂管理权力、课堂规则制定与解释权力、制定打分标准和考试方式的权力等等。
  课堂管理细化。考勤、回答问题、学生笔记、与教师与同学交流程度、甚至坐位情况列入课堂表现,并根据课堂表现打分。
  提高学生课堂表现成绩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就给学生一个信号,即态度决定成绩,鼓励甚至迫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六)完善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深化考试改革,重点是细化学习过程考核方案,发挥课程考核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课堂学习的指引、激励功能。
  课程最终成绩由实践成绩、课程学习综合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的比例不能太高。因为考试分数无法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团队进行分组讨论和实践研究的状况将更大地影响一个学生的最后成绩。
  以上的改革举措是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的。如果我们做到协同推进,相信就会解决两课课堂目前存在的弊端。■
  作者简介:
  陈梅芳,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837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