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先构建“数据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谈论的主题是“工业转型升级”。我认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构建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制造由信息化、網络化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工业互联网是什么?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我曾经这样通俗地描述:工业互联网就是融入互联网思维,将工业制造构建在互联网的“底盘”和大数据的“轮子”上,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对话协同和资源的动态配置,工厂生产由自动化转向信息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
  联想起前不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电子工业出版社、阿里研究院等单位发起成立“数字化企业研习社”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顾问李伯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浙江省院副省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发表的观点,我又深切地感觉到:当前工业转型升级,微观层面更为紧迫的问题,是推动企业基于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数据资源,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所谓数字化企业转型,我认为无论处在转型升级变革阶段的传统企业,还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的新兴企业,都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优先构建“数据战略”,并打磨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大数据轮子”。正如苹果生态系统中的云服务、应用商店、用户数据形成完整而快速的数据循环;也正如亚马逊的产业链,从产品选择、价格制定、市场推广到客户服务,都处于亚马逊的“数据服务体系”之中。所谓“数据服务体系”就是只要能够利用客户数据为第三方开发出增值服务,就能持续地、免费地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而更多的服务将产生更多的客户行为数据,利用这些新产生的数据又能为第三方提供新的增值服务,这个正向反馈的循环,产生数据的价值与服务效应。
  判断一个企业内部是否形成了数字化转型的氛围,要看企业的产品、渠道、基础设施、赢利模式等基本模块是不是都有数据的充分支撑。其中产品模块主要是产品的研发设计源自用户需求、用户参与、用户反馈的数据,这些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数据流;渠道模块是目前已经呈献明确趋势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变化,即传统的渠道商和中间商被弱化、客户与品牌的直接连接等形成的新数据,这些是企业的关系数据流;基础设施模块即企业内外部资源平台化、生产设施可弹性选择、生产资源动态配置,形成企业的平台数据流;赢利模式就是从收费到免费、从一次交易到多次交易、从直接付费到第三方付费,由此发生巨大变化以及形成新盈利模式的数据支撑。
  企业构建数据战略,即可方便地从客户到粉丝、渠道与品牌、产品与价值、资源与平台、交易与营收,以及合作伙伴等外部驱动力的构建诸多方面展开变革的方法和路径,从而可持续的开发数据资源、真正用数据驱动企业运营和重塑组织架构等。
  其实,企业建立数据思维也许并不新鲜。数据思维以泰勒模式在100年前统御了美国企业与产业的管理之道,也在半个世纪前以戴明模式契合并促进了日本企业全球竞争的能力。国内确实也有不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走向深入,数据的汇聚已经不成问题。但就我国企业总体而言,我们也不能高估,还有不少企业还没有找到挖掘数据、汇聚数据的方法及路径。我记得20年前,众多企业利用新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时,我就常常提醒,企业变革要从先认真做好“预算”开始,因为预算都做不好,企业运营变革无从谈起,当时对很多企业是很有启发的。那么,今天我要再次提醒众多企业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定要从“数据“开始,没有数据,谈不上数字化转型,谈不上创新和新的模式的构建。我认为,评价工业互联网的成效,对于企业而言,一是要考虑如何实现设备的连接,二是要更加注重实现企业内外数据的汇聚、处理和分析。
  由此,我也提醒众多的工业软件提供商、IT架构服务商,应该为企业持续性的数字化、智能化过程做“托底铺垫”,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加方便地实现数据汇聚、处理、分析、应用。
  记得2016年底策划《数字化生存》一书在中国出版20年以后再次出版时,我曾写下一段文字:“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产生发展,标志着信息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数据资源至此真正与能源、材料等量齐观,将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人类感受信息技术革命开始触及核心部分,一切刚刚开始,更加全面广泛的数字化转型将深度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面对大数据发展的契机和数字化转型的潮流,我国企业应该从数据的汇聚入手,构建数据服务体系,创建新的业态和新的运营模式,以此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699252.htm